forcode想看的


forcode看过的


新技术
新趋势
奇思妙想
科学探索
科幻奇幻
资料搜集
网络研究
统计定量
社会学研究
书摘读后感
数码网络
软件评测
数据指标
实用信息
有趣的东西
房地产
网络赚钱
投资创业
新闻评论
网站经营
电影八卦
美景美人
人物朋友
情感回忆梦
forcode生活

2007-04-23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去世了

刚从CNN突发新闻的twitter得知此事,
新浪新闻还没有任何报道呢,
下面是来自wiki关于叶利钦的简历

叶利钦(1931~ )Yel'tsin,Boris Nikola yevich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1991~ )。1931年2月1日生于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布特卡村 。1951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大学毕业后,到乌拉尔重型管道建筑托拉斯工作,历任工长、工程主任、总工程师和局长 。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68年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部长和州委书记,1976年任该州党委第一书记 。1985年任苏共中央建筑部部长,莫斯科市第一书记。1989年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1989年叶利钦与 萨哈罗夫等人组建"跨地区议员团",任主席 。1990年1月与部分激进派人士成立苏共"民主纲领派",任三人核心领导之一。他们提出《向苏共28大提出的民主纲领》,主张实行多党制,把苏共变成在 多党制、法制和议会制国家条件下发挥作用的议会党,用民主原则取代民主集中制,容许党内派别活动合法化,放弃苏共对政权、军队、安全部门及舆论工具的领导 。1990年叶利钦与部分激进的俄联邦人民代表组成"民主俄罗斯"。在"恢复俄罗斯主权"等口号下,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在苏共28大会议上,当叶利钦的激进改革计划被否定后 ,宣布退出苏共。1991年6月12日和1996年7月3日,连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1991年苏联8·19事件中 , 叶利钦发表一系列禁止苏联共产党活动的命令,并迫使戈尔巴乔夫解散苏共中央委员会,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991年12月8日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 、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 ,宣布苏联不复存在。
叶利钦

  8·19事件后,叶利钦入 主克里姆林宫 ,并提出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1992年1月宣布全面放开物价 ,实行大规模私有化为基本内容的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方针 。1994年4月28 日签署《 社会和睦条约 》,据此成立协商委员会 ,强调"寻求和睦定成为俄罗斯唯一的途径"。总统希望通过新宪法和《 社会和睦条约 》来稳定社会 ,"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主张俄罗斯外交既有继承性又有新变化,不再把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敌人,而要成为"伙伴和盟友","愿意同西方、东方、北方和 南方进行广泛合作",要把目光转向东方,发展同中、日、朝等国的关系。重视对华关系,指出"发展中俄关系对加强两国友好合作有重大意义,主张双方建立合资 企业 ,积极发展边贸关系 。1992年12月17日以俄罗斯国家元首身分首次访华。中俄两国发表了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并签署了20多个有关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文 件。

鲍里斯·叶利钦
Boris Yeltsin
职务: 第一任俄罗斯总统
任职日期: 1991年7月10日 – 1999年12月31日
前任: (无)
继任: 普京
出生日期: 1931年2月1日
政党:  
职位: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英語Boris Yeltsin,臺譯葉爾辛),俄罗斯首任总统。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市市长、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总统、俄罗斯总统。

       因号召军队和市民抵制"8·19"政变而掌握苏联俄罗斯境内实权,并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1991年年底,与白俄罗斯及乌 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 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而灭亡。叶爾钦接管了戈尔巴乔夫的全部权力,成为俄罗斯独立后的首任总统。1996年,连任总统。

        葉爾欽當政期間雖然全力推動自由市場經濟以及與國際經濟接軌,但是過大的總統權力讓俄羅斯的政治過程成為個人領導,過快的經濟改革卻讓俄羅斯經濟陷於崩 潰,作風過於威權與強勢也讓人有所批評。而短期國債的發行更導致俄羅斯陷入空前的經濟危機;閣員與總理更迭過快也導致政局不穩。對葉爾欽影響最大的仍然是 車臣獨立問題,車臣戰爭的懸而未決大大地損害了葉爾欽於國民心中的地位。

       1999年遴选普京为政府总理和自己的继承人;同年12月31日,突然宣布辞职。

来源:http://wiki.coovol.com/wiki/叶利钦

新闻报道

叶利钦传奇

  公元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去俄罗斯总 统职务。 这位世界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站在现实与历史交叉点 上,打 破了一个旧时代,但却无法开创一个新时代———

  刚强少年

  1931年2月1日,俄罗斯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一个祖 祖辈辈没人做过高官或商贾的普通农户家中,满怀喜 悦地迎 接了头生儿的降临,这个男婴,60年后成为俄罗斯历 史上第 一位总统。

  就是这位后来权倾势重的政治家,出生后没多久 却差点 夭折。叶利钦满月后,年轻的父母就带着他到教堂接 受洗礼, 但洗完礼后,那位心不怎么在焉的神父只顾跟别人闲 聊,却 忘了将桶中受洗的叶利钦捞出来,后来还是叶利钦的 母亲扑 过去将儿子救起来,但已是奄奄一息了!父亲因此� 竽巡� 死的儿子取了个名字"鲍里斯·叶利钦","鲍里 斯"在俄 语中意为勇士、斗士。日后的叶利钦果然不负父望, 成为俄 罗斯当代政坛上一名性格刚强、作风勇猛的斗士。

  叶利钦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度过 的。由于 苏联当时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一家人的日子过 得相当 清苦,小小年纪的叶利钦就得和母亲到邻近的农庄割 青草, 打干草,收庄稼,贴补家用,回到家中还得干家务 活,烧饭、 洗碗、挑水,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但叶利钦从小就 有叛逆 和冒险精神,上小学后他就以"积极精神和果敢刚毅 的性格 崭露头角",年年在班上当班长。他10岁那年正值二 战,德 国纳粹入侵苏联。在敌后的家乡,叶利钦和几个小伙 伴偷偷 跑到苏军的弹药库,弄来了两颗手榴弹,正在左看右 看拨弄 时,手榴弹突然爆炸,叶利钦侥幸再次大难不死,但 左手的 两根手指却被炸掉了。细心的观众现在在电视上还可 以看到 叶利钦残缺的左手。

  叶利钦自小学习成绩不错,但他有着矛盾的双重 性格, 他自由散漫,行事鲁莽,好出风头,喜欢打架。在他 登上俄 罗斯的权力巅峰后曾坦率地承认,年少时有一次打群 架他被 打昏在地,只好被伙伴们抬回家。可以说,作为政治 家所特 有的富于冒险、铤而走险、不惜孤注一掷的"叶利钦 风格" 在他少年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1949年,18岁的叶利钦上大学了,他进入乌拉尔 的基洛 夫工学院学建筑。大学的五年时间里叶利钦对政治没 有表露 出什么兴趣,反倒是迷恋于各种体育运动和旅游,他 也常常 利用假期去各地游玩。

  在大学时代,叶利钦倒也做了一件"终生大事 ",在学 校里,他认识了后来的终生伴侣:奈娜。大学最后一 年,他 们正式结为百年之好。

  1954年毕业后,叶利钦分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乌拉尔 重型管道建筑托拉斯,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慢慢干 起。19 59年,叶利钦就做了总工程师,1961年担任建筑局局 长,这 年他30岁,同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以后步步高升:担 任斯州 党委建筑部部长和州委书记。

  叶利钦在这个州一呆就是30年!成为州里名噪一 时的头 号人物,这时的叶利钦还只是蜗居在一州之隅,称不 上是全 国性的政治家,但对权力的渴望已在深深地召唤着 他。

  沉浮宦海

  1985年,与叶利钦同龄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实行所 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大批基层干部走进 了苏共 中央领导岗位,戈氏此时看中了以前在工作中认识的 同僚叶 利钦,将其调到莫斯科,任命他为苏共中央建筑部部 长,叶 利钦终于迈出了从地方政治人物到全国性政治家乃至 克里姆 林宫主人的关键一步!

  也就是这一年,叶利钦陪戈尔巴乔夫去苏联石油 重地秋 明视察,在那里叶利钦认识了当时的国家天然气工业 部部长 切尔诺梅尔金(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两人逐渐结为 政治伙 伴,此是后话)。在秋明之行中,大权在握的戈尔巴 乔夫对 叶利钦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更为赏识,年底就一手提他 出任苏 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任莫斯科市委书记后,叶利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 改革, 短短几个月,莫斯科33个区的区委书记就有23个被叶 利钦罢 了官免了职。

  在任期间,由于他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7 年,苏 共将其解职,任命他为徒有空名的建设委员会主任, 保留部 长级待遇,第二年初又被免去政治局候补委员一职。

  但经过这么多年政治舞台的风吹雨打,叶利钦已 慢慢成 为一个比较老练的政治家了,他经得起上下沉浮。 1990年叶 利钦辞去建委职务,宣布退出苏共,参选苏联人民代 表,这 标志着他与提携他的戈尔巴乔夫分庭抗礼。经过殊死 竞选, 1990年5月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 举叶利钦 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再度浮上政坛。

  1991年6月,叶利钦最终以58.9%的选票当选俄 罗斯历 史上首位总统,这一年叶利钦60岁,苏联一个国家内 出现了 两个总统(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总统),两个政权,苏 联分裂 的征兆开始显露。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权力斗争也 进入了 白热化阶段。

  这时苏联的民族危机与经济危机都已是潜流汹涌 防不胜 防,进入总爆发的前夜16个加盟共和国民族纠纷不 断,变本 加厉的民族主义浪潮冲击着联盟的基础;社会经济秩 序走向 崩溃,物品价格飞涨,人民生活水平倒退了几十年, "伟大 的俄罗斯人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为防止各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主义倾向,戈尔 巴乔夫 提出了"主权共和国"联盟的构想,联盟草案准备于 1991年 8月20日由各共和国签署。但苏共一些高层人物忧心 忡忡地认 为这样的一个协议依然会葬送苏联,于是在悄悄准备 着……

  1991年8月19日,苏联历史上又一个震惊世界的 日子,苏 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向全世界播送了国家紧急状态委 员会的 《告苏联人民书》: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 不能履 行职权,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在莫斯科等地实施 紧急状 态,军队开进了市区,控制了一些权力中枢。但紧委 会犯了 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逮捕反对派叶利钦!这使叶利 钦赢得 了极为宝贵的时间,他从广播里听到政变消息后镇定 自若, 一马当先,紧急赶到俄总统办公室,召开俄高级领导 人紧急 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率先跳上倒戈的坦克, 号召人 民和军队起来反抗紧委会,紧委会不得不把部队撤出 市区。 "8·19"行动彻底流产,叶利钦成为苏联的"大英 雄",声 望如日中天。

  实际上叶利钦保卫戈尔巴乔夫只是"挟天子以令 诸侯" 的一个手段。"8·19"事变正为叶利钦和反对派执 掌克里姆 林宫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叶利钦宣布全俄实行非党化,苏共被挤出政治舞 台,各 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2月28日,俄总统叶利钦 与乌克 兰、白俄罗斯总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秘密聚会, 发表《 明斯克声明》:"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 现实, 正在停止自己的存在……共和国脱离苏联和建立独立 国家的 进程已成为现实。"由叶利钦主导的、被西方称为 "三人帮 政变"的明斯克协议宣布了苏联的实际解体。

  存在了69年的苏联不复存在,独立国家联合体取 而代之。 占地球陆地1/6的版图重新被绘制。历史之手惊心动 魄的大 绘制,未来自有评说。但叶利钦作为事件中相当重要 的政治 人物,可以说发挥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8·19"事件最终使叶利钦登上了克里姆林宫 权力的顶 峰。

  执掌克宫

  独立后的俄罗斯依然风起云涌,动荡不定。叶利 钦依然 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

  自俄成为独立国家以来,两大权力中心———政 府与议 会之间在国家体制、权力分配和经济改革等一系列问 题上存 在相当大的分歧。叶利钦主张实行总统制,即总统拥 有决定 国家事务的最高权力,但议会要求拥有立法权和至高 无上的 监督权,双方反反复复较量。

  叶利钦决定另起炉灶通过新宪法草案,暂止反对 派鲁茨 科伊的副总统职务,并无视宪法宣布解散议会,议长 哈斯布 拉托夫不甘示弱,宣布停止叶利钦的总统职务,由鲁 茨科伊 代理总统,并在议会所在地白宫组建了1000多人的警 卫团。 叶利钦很快派出军队,封锁了通往白宫的所有道路, 切断白 宫内的水电供暖和电话线,并最后通牒议会,要求立 即交出 枪械。双方剑拔弩张:政府的装甲兵完全包围了白 宫,冲破 了议会战斗队设置的路障,在密集枪炮声中,议会大 厦浓烟 滚滚,墙壁千疮百孔巨大的火舌将白宫变成了"黑 宫",经 过13天的战斗,叶利钦的政府军攻占了白宫,哈斯布 拉托夫 和鲁茨科伊等人束手被捕。

  12月12日,有利于叶利钦的新宪法获得通过,议 会也重 新进行了选举。"铁血总统"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 权力和 地位,在俄罗斯一时无人能敌。

  1996年俄总统换届大选,叶利钦在民意测验中后 来居上, 游刃于错综复杂的各派势力之间,合纵连横,又拉又 打,恩 威兼施,最终击败强劲对手————俄共领导人久加 诺夫, 第二次坐上了俄罗斯总统这把交椅。

  难扭危局

  叶利钦继续执政。但俄政局依然动荡不定,经济 危机没 有好转迹象,社会生产继续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进 一步恶 化。

  这么多年来,叶利钦和俄政府一直未能找到一条 摆脱危 机的正确道路:先是照搬西方模式,一心指望外国援 助,实 行"休克疗法",结果国家元气大伤,几年来叶利钦 对政府 人马已换过多拨,但一直没能提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 的行之 有效的经济政策。相反,政策失误却频频发生。社会 生产衰 退的局面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但内外债务不断恶 化,企业 三角债和拖欠职工工资数额巨大,税收也一直收不上 来"如 果能用裤子或靴子纳税的话,人们倒是愿意如数纳税 的"。 与此同时,俄国力虽日益衰退,但每年都有几百亿美 元非法 流向国外,政府预算捉襟见肘。

  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同时交织发展。政府 连年发 行国债券,寅吃卯粮,终于陷入绝境。经济复苏势头 更因全 球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受阻,而国际资金援助还未在俄 站稳脚 跟就已感觉到俄罗斯这片古老的大地在摇晃。作为一 国总统, 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困境,叶利钦心中自然焦急。但在 解决危 机的方法上,他又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体制,急于求 成,不 断许诺但又朝令夕改,相互矛盾,且过于倚重自己 周围的亲 信。

  叶利钦上台以来就一直在不停地启用新人,希望 以新生 力量为俄罗斯的改革注入活力,如"改革金童子"盖 达尔、 费奥多罗夫、丘拜斯和涅姆佐夫等,都是三四十岁左 右的" 少壮派"。1998年4月份,叶利钦为转移国内矛盾, 又突然解 散忠心耿耿的"老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放胆却又 有几分 鲁莽地启用35岁的无名之辈基里延科任总理,但基里 延科的 政治分量终是太轻,且经验不足,再加上全球经济动 荡,俄 社会雪上加霜。国内外资金仓皇抽出外逃,股市和汇 市持续 暴跌。

  在风雨飘摇中,叶利钦环顾四周,四周几无可用 之才: 当年鞍前马后、风来雨去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人 要么被 叶利钦罢了官,要么就成了现政府的反对派,只有切 尔诺梅 尔金下台后仍然忠心耿耿地维护叶利钦。"家贫指贤 妻,国 难靠忠臣",叶利钦只得废掉不到4个月的基里延科 政府,再 度提名切氏官复原职。这表明叶利钦几年来以年轻人 为改革 主要力量的人事政策已走向失败。

  但切尔诺梅尔金的提名遭到了另一大权力中心国 家杜马 的坚决反对。外电评论说:"如果把俄罗斯的政坛比 做是行 驶在海上的一艘巨轮,叶利钦重新让切尔诺梅尔金出 任总理 就好像是更换'泰坦尼克号'上的折叠帆布躺椅。" 于事无 补!

  迫于无奈,被逼到墙角的叶利钦折衷选择了原共 产党人、 外长普里马科夫为总理。外界认为,这标志着这位强 人终于 逐渐转为"弱狮"总统,由权力前台向幕后过渡。

  1998年4月10日,杜马里的共产党议员正式要求 对叶利钦 提出弹劾表决,叶利钦急了,只得向普里马科夫施 压,要求 确保杜马不要作出表决,否则就解除总理的职务。与 此同时 也直接拟定好报复杜马的计划。顾全大局的普里马科 夫在电 视讲话中坚决反对解除总统职务,"否则会引发社会 动荡, 而且会引发最严重的政治危机。"经过一系列的斡 旋,杜马 最终还是没有通过对总统的弹劾。

  但很快,莫斯科又流传着这么一个亦真亦幻的故 事:在 一次会议上,叶利钦亲自到会发表讲话,但讲着讲 着,他突 然不讲了,看了一下高官满座的会场说道:"你们位 子坐错 了。斯捷帕申是第一副总理,要调过来。"于是斯捷 帕申坐 到了总理普里马科夫的身边,总统这才重新讲话,并 向与会 者郑重其事介绍说:"这是政府第一副总理斯捷帕 申。"

  斯捷帕申是叶利钦讲话的几天前,也就是4月27 日才被叶 利钦任命为政府第一副总理的。叶利钦的这番话是什 么意思 呢?————在风云难测、瞬息万变的俄罗斯政坛, 人们都 在纷纷猜测着:无风不起浪,莫非这又是普里马科夫 政府要 "关门"的兆头?因为他们的总统叶利钦"换政府就 跟换衬 衫一样自然"。

  果然,几天之后,也就是5月12日的中午,俄罗 斯国家电 视台突然中断了正常的电视节目,宣布:叶利钦解除 普里马 科夫的总理职务,任命第一副总理斯捷帕申为代理总 理,并 作为总理提名提请国家杜马正式批准。一直处于风口 浪尖上 的俄罗斯政局再次风起于青萍之末!

  总统与杜马的交锋再次牛刀一试,又是叶利钦轻 松获胜。

  但是,斯捷帕申的总理座位尚未坐稳,去年夏天 叶利钦 又突然将其撤职,任命名不见经传的普京为代理总 理,俄杜 马为了2000年的大选,不得不"忍辱负重",再次表 决通过 叶利钦对普京的任命!

  叶利钦的总统任期虽是到2000年年中届满,但由 于目前 俄国内的经济状况不令人乐观,对外政策回旋余地有 限,美 国等大国咄咄逼人;车臣战争正处于关键阶段,2000 年的总 统竞选角逐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派势力都加快了 政治斗 争步伐。叶利钦在国内的敌手,甚至一些从前的盟友 在步步 紧逼。政敌一直以丧失执行公务能力为理由而要求他 下台。 这次叶利钦离开了俄罗斯掌舵人的位置,动荡不安的 俄罗斯 政坛将向何处去?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厅·叶利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厅·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在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 庭里。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为纪念儿子在出生后受洗时所经历的生死考验,父亲给他取名鲍里斯(意为斗志)。叶利钦贫寒的家境,艰苦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倔 强好斗的性格。中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建筑专业,考入了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后,开始在建筑行业工作。他从基层工作干起,一年内竟掌握 了12门专业技术。他的实干精神和工作魄力使他步步荣升,从工长到工段长,又任总工程师,建筑局局长。1961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1968年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建设部部长,后升为州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1981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推行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改革,给具有激进思想的叶利钦以扶摇直上的机会,戈氏对叶利钦的青睐,使他很快担任了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6年2月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87年10月,叶利钦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即席发言,向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改革政策公开的发难,对改革的进程、对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的最高领导层的工作作 风。其中包括对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批评。他说:"目前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当中的每-,个人都负有极大的责任,"他的发言破坏了几十年 来在权力堡垒中形成的行事规则,引起了轩然大波,27名与会者纷纷起来反驳。认为叶利钦的发言本身和发言中所作的种种评价。其动机并非是对现状的担忧,而 是与他个人品格中的某些缺点有关,傲慢、自负、好斗、左倾如此等等。他们还谴责叶利钦所批评的一切是在社会革新的重要时刻分担党,企图破坏最高领导层的团 结。1987年11月11日戈尔巴乔夫代表苏共中央解除了叶利钦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职务,改任建委第一副主席。戈氏把这个决定通知叶利钦时,特意强调: "叶利钦你要记住:我决不会再让你搞政治。"

就这样,叶利钦政治上一度失宠,跌了下去,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阵营中消失。然而,叶利钦所坚持的激进的改革思路和不同于戈尔巴乔夫的价值观念,代表了相当 一部分苏联人的政治要求。叶利钦敢于向苏联党内的权势人物发难,敢于用最激烈的言语在最高领导层的会议上及其他场合抨击苏联的改革,直至丢官。这也引起了 许许多多苏联人的同情。他被戈尔巴乔夫的黜贬,反而成为其难得的政治资本,他成为戈氏改革路线对立面的头面人物。这些不仅为其以后的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而且也为以后俄罗斯政坛的诸多事变埋下了种子。

叶利钦的性格决定了他决不甘心作一个政治弃儿,决不甘心在苏一俄政坛上销声匿迹。他心里清楚,戈氏制造和启动的民主化进程的机制迟早会给他重返政坛的良机,他需要等待。

1988年12月,苏联人民代表的选举给了叶利钦重返政坛的良机。他决定参加竞选人民代表。可是,根据当时的选举制度,部长没有权利当选人民代表,为此, 他毅然辞去了部长职务,全力以赴投入竞选。在竞选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与选民见面,并多次参加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出席电视辩论会,他要抓住一切机会来宣传 自己的施政纲领,抨击时政,揭露政府官员们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行为,充分展示自己廉洁奉公、从政为民的形象和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1989年3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在谈及这次胜利时,叶利钦说,"被选为人民代表。获得胜利的这一天。是我第三个阶段生活(我的第三次诞生)的开始"。

1990年1月,在他的积极活动下,苏联共产党内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这年7月,在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民主纲领派"公开提出苏共放 弃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放弃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放弃民主集中制,要把苏共建设成社会党的思想主张。他们还极力主张,取消军队、政治部门和国家机关 中的基层党组织。叶利钦及其"民主纲领派"的这些主张没有被大会全部接受,于是,叶利钦在大会结束时当众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

与此同时,叶利钦决定竞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在竞选演说中。他提出必须真正放弃苏共对权力的垄断,将权力转交给苏维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农 村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过三轮角逐,1990年5月29日,叶利钦以微弱多数险胜俄共推荐的候选人,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这次竞选的胜利,使戈尔巴乔夫改革道路上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对:他有着自身显明的特点:与苏联共产党格格不入,反对戈尔巴乔夫以"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拯治苏联的道路,他脱掉共产党人的外衣,强烈地向苏联向世界表明自身"激进反对派"的形象,利用一切手段在群众中寻求支持,集聚着另一股政治力量。

走出政治低谷的叶利钦,终于登上了推行其决意为苏联动大手术的政治舞台,他要在苏联政坛上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不再需要苏联、苏共和苏联原有的国家机器、思想文化;,甚至原有的版图。他要达到权力的顶峰,树立起一面新的国旗。

1991年的苏联政坛波涛翻滚、风云变幻。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苏共危机、民族危机、大国地位危机混杂交织在一起,这一切为叶利钦在政坛上大显:身手、攀上顶峰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当叶利钦在政坛上刚站住脚,便向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联盟中央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攻势。1991年1月,叶利钦搞了个另立中央的计划。1月14日。叶利钦在记者 招待会上宣布,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四个共和国的总统或主席,决定签订一个涉及政冶、经济、民族、文化各个领域的"四方条约"。这一计划如果 得以实现,苏联总统将被架空,中央政府形同虚设,戈尔巴夫加紧拟定中的联盟条约也将失去意义。可是。这个"四方条约"还未出笼便遭到了哈萨克总统和哈萨克 苏维埃的严正谴责。俄罗斯议会的共产党议员坚决抵制这个条约。白俄罗斯议会的多数议员不仅反对对搞"四方条约",而且反对其他加盟共和国签订"双边条约 "。结果,叶利钦等人另立中央的计划便胎死腹中。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991年2月19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指责戈尔巴乔夫" 使这个国家成为独裁国家",号召不要同中央合作,并要戈氏立即辞职,公开宣布与戈氏决裂。此举遭到"传统派"和"主流派"的反击。2月13日,莫斯科数十 万人举行群众性集会,表示支持改革,支持国家统一和军队统一,支持戈尔巴乔夫,反对叶利钦。与此同时,在"民主俄罗斯"的号召下,数万莫斯科人参加了"保 卫叶利钦"的群众集会。叶利钦还在随后的莫斯科民主力量代表会议上公开号召人们支持矿工罢工,向国家领导人宣战。

就在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在维护联盟还是分裂联盟较量中,3月17日,苏联就是否赞成保留联盟问题举行历史上首次全民公决。在全苏登记的1,85亿选民中, 80%的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6.4%的公民赞成保留联盟。这无疑;已对叶利钦为首的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然而,叶利钦也另有所得,他在俄罗斯联邦的全民 投票中附带着该共和国是否设立总统职位进行了投票:在参加投票的75。31%的选民中,69。85%的人赞成设总统职位。这一结果为叶利钦登上总统宝座铺 平了道路。

在随后召开的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非常会议上,两派力量进行了更加激烈的较量。俄共议员们向叶利钦发起攻势,意在逼迫叶利钦下台。同时,"激进派"则在 会内外加紧活动,转守为攻。会内,他们要求戈氏下台,要联盟政府辞职,要解散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会外,他们不顾政府的禁令,组织了10万人的 游行示威,支持叶利钦。最后,鲁茨科伊发起成立"民主共产党人"议员团,宣布与俄共议员团决裂,支持叶利钦。此举使会议发生有利于叶利钦急剧变化,

最终,俄罗斯人代会授予叶利钦类似总统的权力,并决定于1991年6月12日举行俄罗斯总统选举。叶利钦获得了重大胜利。

借此东风,叶利钦组织"激进派"向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主流派"发起强大的攻势,迫使戈氏妥协,接受了叶利钦一直主张召开的"圆桌会议"一"9+1会议 "。这个会议,撇开了合法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发表了"9十1的声明,决定通过新宪法,重新选举苏联人民代表、最高苏维埃和总统,建立新的中央政府,并将 国名改为"主权共和国联盟"。

6月12日,叶利钦以57。3%的得票率荣登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宝座。这时的总统尽管还不是真正国家的意义上的总统,但是这件事本身表明了维系着苏联和俄 罗斯的国家纽带,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乘此胜机,叶利钦对苏共和俄共进行了坚决的打击,签署了"非党化 "总统令,禁止共产党在俄罗斯联邦的政府机关和企业中进行活动。他要清除权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正当叶利钦准备大刀阔斧地施展总统威力时,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对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 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交给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中指出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 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这就是"传统派"为挽救国家命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共产党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轰动一时的行动,即 "8。19事件"。

事发之时,刚从哈萨克回到莫斯科的叶利钦毫无思想准备。闻讯后,一时不知所措。但他很快便明白过来,这次事变,在很大意义上是针对他而来的,他的政治生涯 已经到了最关键最险峻的时刻,他要面对挑战。他先是和前去他别墅的哈斯布托夫等准备了致俄罗斯公民的呼吁书。随后,驱车前往议会大厦一白宫,开始组织反 击。据叶利钦事后回忆说,当时,他深知在白宫坚持得越久,取胜的可能性越大。他还意识到必须到民众中去,得到群众的支持。于是,他走出白宫。冒着危险爬上 了—辆包围白宫的坦克,挺直身子,掏出事先已准备好的呼吁书,大声宣读起来。随后,他还发表了演讲。此时,叶利钦看到了人们期待的目光,听到了群众支持的 呼声,他感到自己正走向胜利。当他完成这一壮举跳下坦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觉得精力充沛,格外轻松。紧接着,他举行;厂记者招待会小乎吁举行总罢工;派 代表前往克里米亚半岛,与被困在那翠的戈氏弃嫌联手;用电话与西方大国领导人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组织支持者去劝说包围白宫的军人倒戈;……如此等等, 从而使"8·l 9事件"以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失败而告终。叶利钦也因此成为平息"8·19事件"的英雄。

叶利钦在"8·19事件"中的胜利成为苏联丙史的一个转折点,它,Y;仅使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彻底战胜了以亚纳耶夫为首的"传统派",而且也根本上削弱了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主流派",为其搞垮联盟。将前苏联的一切实:叹转移到俄罗斯联邦手中奠定了基础。

"8。19事件"后,叶利钦利用自己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总统的地位,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将前苏联的权力、财产和机构划归俄罗期联邦所有,使俄罗斯联 邦的权力迅速膨胀。1991年11月16日。叶利钦发布了10项总统令,接管了联盟中央一系列财政金融部门,剥夺了中央的重要财源。控制了能源的生产和出 口,限令约80个联盟中央的部委解散,并停止向它们提供资金。一周后,池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的国家银行对外经济事务银行。同日,/。他下令停 止苏共的活动,撤消在俄罗斯境内的克格勃、内务部以及军事机构中的政治机构。他还下令暂停《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等共产党报刊的出版,将苏联中央电 视台收归俄罗斯所有,并解除了全苏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领导人的职务。尔后查封了苏共中央办公大楼,扯下了挂在大楼顶上的苏共党旗,拆除 了十月革命50周年纪念碑。这样,叶利钦的地位又有了进一步巩固。

凭借着这种地位和节节胜利,叶利钦进一步加紧了搞垮联盟的活动。 12月7日,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在布列斯特城秘密会谈后,宣布建立由斯拉夫三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三国发表 的协议声称:"制定新联盟条约的谈判陷入死胡同,共和国脱离苏联和建立独立国家的进程已成为现实","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一个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 存在",苏联的法律和其它一切准则在这三个共和国境内已不再适用。并表示,新的大家庭对苏联其他共和国及一切赞成它的国家开放。这个被西方称为"三人帮政 变"的协议宣告了苏联的实际解体。在随后的几天里,叶利钦利用掌握右:手中的财政金融大权,以满足苏联军队提出的一些要求和保证向军队提供物资,财政方面 的支持的许诺,取得了军队的支持。至此,戈尔巴乔夫已丧失了党政军大权,不得不在与叶利钦举行会谈后宣布苏联将于1991年年底停止存在,苏联全联盟机构 在这年年底前停止一切活动,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入。宣告-厂苏联的彻底瓦解。圣诞节之夜,叶利钦从戈方:巴乔 夫手中接过了前苏联的最后一项权力一-核按钮控制权,叶利钦终于登上俄罗斯政坛之巅。

1992年新年伊始,蚀立后的俄罗斯将"休克疗法"付诸实施。放开物价后。俄罗斯市场并没有出现总统向人们的许诺的货架充实、物价稳定的结果。俄罗斯人看 到的仍然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失业增加、犯罪上升、社会动乱的局画,人们不仅未能从民主中得到幸福,也未能从市场经济中获得实惠。于是,他们走上街头, 向叶利钦及其他们支持的盖达尔政府表示抗议。这些人中有前共产党人,前苏联军人,还有新兴的民族主义分子,甚至还有昔日叶利钦的忠实拥护者。此时,在最高 权力机关内,围绕着经济改革的方针和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两大问题的争论、使叶利钦与昔日的盟友开始出现分化。这种分化,导致了以总统和政府为一方,以 议会为另一方,即权力机关与立法权力机关的两权之争。

两权之争的第一个回合始于"休克疗法"孕育时期,在第六次人代会上达到高潮,以双方的妥协,结束内阁危机而告终。

还在"休克疗法"政策的讨论时期,为叶利钦当选总统立下汗马功劳的副总统鲁茨科伊就提出厂异议、"休克疗法"实施后不久,副总统便公开宣布/:l甚统决 裂,主张实行经济紧急状态,以抑制物价的不断上涨。曾与总统有过患难之交的议长哈斯拉托夫,为维护和争取议会的权力?不断抨击受到总统支持的政府削弱了议 会,要求把政府置于议会的监督之下。同时,作为经济学家的议长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求政府的改革计划刹车。

此时。叶利钦还不能置昔日拥护者的指责而不顾。更不能对最高领导层中的昔日盟友的批评等闲视之。因为,无论是在振兴国家经济,走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方面,还是稳定社会,确立资本主义体制方面,总统都需要他们与自己同舟共济;,

为平息盟友之间的不和,叶利钦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方法。他在分别与鲁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进行会谈后,宣布让副总统主管农业和更多地参与外事活动,随后,将议长强有力的支持者凋往美国任大使,并会见议会各派代表,以削弱分化哈斯布拉托夫的力量。

为稳定社会政治局势,抑制民族分离主义的泛滥,1992年3月,叶利钦在盟友们的合作下,主持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条约》,确定了俄罗斯不可分割的原则。这是叶利钦为防止俄罗斯重蹈前苏联覆辙的重大举措。

为缓和议会与政府的矛盾,保证俄罗斯第六次人代会的顺利召开八孓统在会前对政府的几根支柱进行了调整。他免去了第一副总理盖达尔兼任的财政部长职务;解除 了副总理绍辛兼任的劳动就业部长职务;接受了密友国务秘书布尔布利斯辞去第-'副总理职务的请求。此举虽是对议会的妥协让步,但其高明之处则在于可以保证 盖达尔政府所推行的激进改革,使自己的得力助手们不至于在人代会上遭到猛烈抨击,同时,还可以平息议员们的不满。

然而,第六次人代会并没有因会前总统的高姿态而进展顺利。相反,会议一开始,总统就被议长将了一军,随后在议程问题的激列争论中,议会否决了总统的提议。 总统只得接受议会的提议作关于经济改革的报告。第二天总统的报告多次被鼓倒掌和嘲笑声打断。报告后的提问,更使总统尴尬。一些代表故意用专业性的经济问题 为难他,使他无言以对。更有甚者,当第三天总统要求暂离会场去出席宪法委员会的会议时,则被压倒多数的表决限制在会场上。会议还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宪法草 案,使修改宪法的讨论毫无结果。此后,会议好不容易通过了《关于俄罗斯改革进程的决议》,但政府则以不能执行代表大会的决议:勾由向总统提出辞职。最后, 总统经过多方调解,才使会议通过了《支持俄罗斯联邦宣言》,明确表示支持政府的改革方针,从而平息了这场内阁危机,草草结束了人代会。

两权之争的第二次交峰,是在1992年12月第七次人代会上进行的。以盖达尔政府下台,议会取得初步胜利而结束。

第六次人代会后,两大权力机构以各自的支持者为后盾,进行角逐。随着第七次人代会召开时间的接近,各派力量的活动更加频繁。双方势均力敌,在准也无法取胜的情况下,各方作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妥协。

在议会和政府都作出姿态之后,叶利钦重演丢车保帅的作法。11月24日,叶利钦解除了雅夫列夫奥斯坦基诺广播电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免去了波尔托宁政府副 总理和新闻出版部部长职务;解除了布尔布利斯国务秘书的职务。叶利钦以牺牲自己的忠实朋友和支持者为代价,企图在人代会上保住盖达尔政府及其既定的改革方 针。

可是,第七次人代会并没有给总统一种轻松的气氛。整个会场被支持议长的代表们主导着。会议上,不仅总统的报告遭冷落,代总理的报告受批评。而且,在讨论宪 法修正案的表决方式时,出现了双方支持者在主席台上短兵相接、激烈争吵的混乱局面。虽然,在激烈的争斗中,叶利钦保住了任免政府成员和组建、废除和改组重 要部委的权力,但是,总统却失去了自己力图死保的代总理盖达尔。

两权之争第三个回合的较量,在1993年4月的全民公决中达到顶峰,总统和议会斗得难解难分,但总统略占上风。

在痛失左膀右臂之后,叶利钦在第八次人代会上再次与议会交锋。经过一场恶战,大会否决了叶利钦就宪法修正案进行全民公决的要求,收回了第五次人代会赋予总统的特别权力,重新确定了宪法中限制总统权力的条款。面对强大的攻势和指责,叶利钦曾两次愤然离开会场。

对此,总统决不会善罢甘休,特别是面对反对派势力的增长,他更加忧心仲忡。议会已成为总统的心头之患,必以除之而后快。为此,叶利钦苦思冥想,找到了三件铲除议会的利器:其一,实行总统治理;其二,提前选举立法机关;其三,通过总统制新宪法。

1993年3月20日晚,叶利钦向议会投掷了第一把利器。他通过电视台向全国宣布实行总统特别治理。谁知,宪法法院裁决他此举是违反宪法,最高苏维埃则决定举行第九次非常人代会来对付总统实行弹劾。虽然叶利钦在人代会上最

终免遭弹劾,但他的总统特别治理却被否决了。经过双方妥协。大会决定在4月25日举行全民公决。

全民公决的结果,尽管否决了提前选举议会的可能性,使总统的第二件利器难以使用.但是,总统本人及其总统推行的经济政策却得到了参加投票的多数公民的认可?使俄罗斯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利于叶利钦总统的变化。

全民公决之后,围绕制宪问题,总统与议会展开了第四个回合的斗争。叶利钦乘全民公决略胜一筹的优势,准备投掷第三把利器一·通过新宪法,结束"双重政权 "并存的局面。为此,总统步步紧逼,使议会只有招架之势,无回手之力。他撇开议会,另开制宪会议。试图在制宪会议上,一举取得通过总统制宪法胜利。

但在6月5日开始的制宪会议却不尽人意,断断续续进行了37天,才在7月13日通过了一部兼顾各方意见的新宪法草案。该草案虽在原则上肯定了两院制议会,但毕竟只是"半成品",总统制宪法依旧是遥遥无期。总统的第三件利器仍然不灵。

7月底,总统决定三件利器并用,与议会进行决战。他准备好了解散议会的命令后,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7月27日,叶利钦解除了得到议会支持:的巴兰尼科 夫的联邦安全委员会部长职务发出了决战的信号。随后,他发表了要:向议会开刀的的激烈言辞。紧接着他又举行了大型记者招待会,历数议会罪状,宣布将在两个 半月内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为决战作了舆论准备。其后,叶利钦以鲁茨科伊有营私舞弊之嫌为由命令暂停其副总统职务,还颁布了屯关于俄联邦副总统代理俄 联邦总统某些职权的命令》,规定没有总统的命令,副总统无权得到总统的权力。同时,任命被议会否定的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任命戈卢什科上将为俄安全部长, 任命洛博夫为安全委员会秘书,从而为决战作好了组织准备。最后,叶利钦还视察了捷尔任斯基师等两支部队,取得了军队指挥官对其效忠的保证。9月20日晚, 叶利钦以"协助警方搜查毒品和非法武器"为掩护。调动内务部队到莫斯科市,进行了临战前的预演?从而为决战作好了军事上的准备。

"白宫"曾经是叶利钦击败"8·19"事件的地方,他正是从这里走出,接管了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权力。然而在以后的权力斗争旋涡中,"白宫"已变得越来越难 以驾驭,白宫巴的议会官员已由昔日的盟友变成今日的对手。他决心再-次除自己政治道路上的障碍,甚至不惜流血、动武,尽管这样冒极大的风险包括他的政治声 誉。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9月21日,叶利钦在签署了《关于俄联邦宪法改革命令》之后,于当晚8时发表了电视讲话,宣布解散议会,开始了铲除议会的最后决 战。针对总统的行动。议会立即给予了反击。对此,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剥夺议会财产;封锁通往议会大厦一一白宫的道路。向白宫周围增派军警;切断"白宫" 的供电、供水、供暖以及电话;并发出最后通牒。但议会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双方处于尖锐的对峙状态:在此期间,叶利钦拒绝丁宪法法院院长佐尔金和全俄大牧首 阿列克西二者的调停方案。两个星期后,10月2日,议会的支持者与包围"白宫"的军警发生武装冲突。10月3日,上万名议会支持者冲破防线,聚集在斯摩棱 斯克广场。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在白宫露台上发表了《告全国人民书》。随后,支持议会的群众和军人冲击了"奥斯坦基诺"电视台和莫斯科市府大楼,两名警 察死于开道的汽车轮下。一时间,局势陡然又趋紧张,难以控制。

这时,在莫斯科乡村别墅渡周末的叶利钦闻讯后立即返回市内,宣;市莫斯科市实行紧急状态,解除鲁茨科伊副总统职务,并开除其军籍。随即调政府军于4日晨7 时包围议会大厦。8时叶利钦终于下令:政府军发起炮火进攻。重型炮弹在议会大楼里频频爆炸。这座白色的大楼四处起火,黑烟冲天。700名特种兵在T一80 重型坦克和3架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攻击下,攻下了 "白宫",迫使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等人向政府军投降。持续了一年多的两权之争,终于在叶利钦的重炮之下以议会的失败而告终。

在叶利钦签署厂停止俄罗斯立法和司法机构工作的命令之后,俄:选举委员会宣布将于12月12日举行新议会选举和对新宪法进行全民公决。11月9日,叶利钦 颁布了新宪法草案。这是一部总统制共和国的宪法草案,它赋予了总统至高无土:的权力。12月l之日,新宪法草案获得通过,总统制国家政治体制为叶利钦控制 局势提供了宪法保证。尽管叶利钦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但根据这一宪法,叶利钦至少将在总统位置任期至1996年。

苏联解体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叶利钦一直以亲西方的面孔出现。他宣传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念,主张实行西方式的政治经济制度, 推行以西方模式为样板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如在前苏联时期的"8。19事件"和1993年的俄罗斯"十月事件"中,叶利钦都得到了 西方的支持和帮助。

在独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叶利钦采取了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他先后出访了美、英、德、法、意、加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的关系上,他与布什签署了《戴 维营宣言》,发表了《华盛顿宪章》,制定了《美俄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确定了两国和平伙伴关系双方保证今后不再把对方作为潜在敌人。在俄 英关系上,叶利钦在1992年一年内二访不列颠。年初,与梅杰签署了15点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关系开始了"一个新时代";年末,又同梅杰制定了英俄两国自 1966年以来第一个友好条约—《英俄关系原则条约》。在德国,发布了《俄罗斯德国政治关系基本原则的共同声明》。在法国用《法兰西与俄罗斯条约》取代了 《法苏谅解与合作条约》。在意大利,发表了《俄罗斯意大利关系原则声明l在加拿大,公布了《加拿大和俄罗斯联邦友好与合作宣言》。

叶利钦采取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是由俄罗斯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决定的。叶利钦希望与美国顺利裁军,发展与西欧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尽快卸下沉重的军事包 袱,集中精力复兴俄国经济。叶利钦更指望西方提供经济援助,尽快取消对俄的一切贸易和技术交流障碍,使俄罗斯迅速摆脱严重经济困境。叶利钦还期望在西方的 帮助下,早日加入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叶利钦甚至盼望"回到天然伙伴和盟友的行列中"去,把俄罗斯的国家体制和经济与西方 溶为一体。

叶利钦的外交政策受到西方国家的热烈欢迎。然而,这种亲西方的外交并未达到他预想的结果。西方国家援俄多口惠而实不至,离叶利钦的期望较远,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不满增加。叶利钦开始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转变。

1993年4月,叶利钦批准了《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基本条例》。这年11月,他又主持通过了《俄罗斯军事学说基本原则》,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和政策进行

了调整。调整的核心是维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恢复和巩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叶利钦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放在首位。他采取加强与独联体各国经济与军事联系的方法,来实现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王导地位和最大的国 家利益。在经济上,俄罗斯已转向向独联体各国提供优惠条件,并拨款4000亿卢布,供各国向俄罗斯购买能源,并同白俄罗斯签订了给予种种优惠的经济联盟协 议。在军事上。俄罗斯决定了在各国长期保存一定的军事存在,将在这一地区建立30个军事基地,并与6个独联体国家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开始了以6国为主组 建联合部队的行动。

在继续加强与西方大国的伙伴关系的同时,他开始强调西方国家应重视俄罗斯的利益。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他开始表现出自己的自主性。甚至是强硬性。如在 波黑问题上,俄罗斯反对美国动武和取消对穆斯林的制裁;在安理会表决对前南斯拉夫联盟的进一步制裁问题上投;了否决票;提出解决波黑问题的四点和平计划, 促使联合国通过在波黑建立安全区计划的836号决议。

叶利钦还坚决地反对中欧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防止北约的防线移至俄边界。叶利钦在1994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说"北约排除俄罗斯要扩大成员,就意味着走上对欧洲和世界新威胁的道路。"

叶利钦在把外交重点从西方转向全方位之后,更加重视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亚太邻国的关系,俄罗斯与韩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为显示其大国地位。叶利钦及其政府还积极参预国际事务。除上述波黑问题外,俄罗斯还积极参预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在中东希布伦惨案发生后。俄罗斯迅速作 出反应,派出第一副外长、总统特使、外长接连前往中东进行穿梭访问。分别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领导人会谈,希望在中东和解问题上留下俄罗斯的印迹。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forcode.bloggerspaces.com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正式推出,服务在校学生
http://4renminbi.com/edubt
我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标签:

[转贴]怎样提高你的Google Adsense收入?


1.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进行欺骗性点击(don't fraudulent click),不要试图EMU(don't cheat),Google永远比你聪明(Google is always a lot smarter than you),已经有太多的账号Account被封的例子了,不要心存侥幸,因为adsense系统能记录每一次点击(adsense can log every click),而你只要有一次EMU,就会前功尽弃,以前所得的所有收入就都被没收了(Your money will be gone)。

2. 提高你的网站的内容质量,只有质量上去了,才能吸引人来浏览,才能提高Adsense的展示次数,只有展示次数多了,在同样有效点击率(CTR)的情况 下,你的总有效点击次数才能上升。而且浏览量的加大也能提高Google对你的网站的广告投放力度,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你网站上的浏览量大的页面上的广告 也多一些呢?

3. 在做到前面两点的前提下,挑选一些比较贵的关键词(select some higher cost keywords)。相信你已经发现你的网站的adsense每次点击收入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的高有的低,原因是什么呢?相信你已经猜出来了,关键 在于不同的关键词的每次点击费用是不一样的,这样,在你的页面里如果含有比较昂贵的关键词的话,所出现的广告的点击费用也是比较高的,这样同样的点击次 数,所得的收入就更多了。下面列出一些国外某网站上所讨论的一些比较贵的关键词,注意关键词后面的数字并不是每次点击收入,而是Adwords的价格,当 然竞价的价格越高,按比例付给你的钱就越多了:

Bush $0.84
Health $3.90
Kerry $2.15
Medicine $1.92
Point of sale software $10.40
President $0.54
SEO $4.61
Satellite TV $3.93
University Degrees Online $8.74
Yoga $1.58
degrees $5.80
entertainment $1.28
web hosting $10.95
有一位仁兄提到了一个关键词Mesothelioma(间皮瘤),这个词价值$52.81,可以说是天价了。与此相关的一些关键词价格如下:
[Abdominal mesothelioma] $17.16
[Asbestos and mesothelioma] $5.42
[Asbestos mesothelioma] $37.74
------..............

这位仁兄甚至专门做了一个放有Google Adsense的网页来介绍这一医学疾病,而且这个页面已经被人只字未改地抄袭。为什么会有人出这么高的价格来利用这个关键词做广告呢?当然是利益的驱 使,因为在美国有很多律师愿意出高价寻找得了间皮瘤(mesothelioma)或者石棉癌(asbestos cancer)等类似疾病的客户,因为代理这些人进行索赔诉讼所得的律师费将会非常之高。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个途径去寻找一些价格比较 高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应该是分布在一些暴利行业。怎么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关键词,这主要就靠你自己了。注意,这里我要给出一个忠告:请不要堆砌关键词 (don't put a bunch of keywords in your site),不要仅仅为了adsense而将一些价格高的关键词堆砌在一起,Google最终会惩罚这种行为的,而且中国人在互联网上的欺诈性行为已经臭 名昭著了,我不希望再增添新的记录。

4. 尽量不要用已经有很多人用到的关键词,因为某个关键词只有在展示的人越少的时候才越贵。你最好找一个有很多人竞价,但是能展示的人又很少的关键词。

5. 尽量提高你的页面的pr值,有证据表明你的页面的pr值越高,每次点击的收入也会越高。而且pr值越高,越有利于浏览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你的页面,这样你的页面浏览量也会越大。

6. 争取你的浏览者在北京时间的每天下午,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每天凌晨的时候点击你的Adsense广告,因为广告商会设定每天的最大广告费用,达到这个费用之后的点击都不会有收入了。所以尽量让你的广告在别人之前被点击。

7. 调整你的广告放置的位置,颜色,大小,使之与你的网站相协调,并且比较醒目。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forcode.bloggerspaces.com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正式推出,服务在校学生
http://4renminbi.com/edubt
我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标签:

后现代最先的起源


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05-11-6 09:39
最先起源于哪儿,由什么人最先创立?
提问者:你走过我身边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2 条
大概追述到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依据是现代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认识世界的新需要,其理论已经过时,尤其表现在对现代建筑与艺术作品的批判上

我们讲艺术史时说过!!
回答者:bikinikill - 童生 一级 11-6 09:45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如所周知,60年代是一个激进主义的年代。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从北京、纽约到巴黎,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这一激进主义也反映在西方学术界。自那时以来,西方文化便开始为一股思潮所缠绕,其代表人物是极具批判性的福柯、德里达、布希亚等人,而他们的矛头则直指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到了70年代,人们开始将这一思潮统称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或post-modernism),其影响力也开始触及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受此影响,许多自文艺复兴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信仰和概念开始为人所怀疑。

到了目前,这一趋势似乎呈现一种淡化的趋势,有人甚至开始讨论所谓"后后现代"。(注:举例来说,美国华裔哲学家成中英在最近的《文化中国》上,就谈到了新儒学与"后后现代"之间对话的问题。见成中英、梁燕城:《中国哲学的后现代建构——有关后后现代与本体诠释学的对话》,第五卷第1期(1998、3),第4—15页。)但在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退却,正好表现出它的一些思想概念,已经开始潜移默化,逐渐在人们的态度(包括对待治学与生活)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从"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的蔓延来看,也有一个过程,开始在人类学、社会学,然后到教育学、政治学,最后才到历史学。可以这样说,后现代主义疑问和挑战的最后堡垒,就是西方的现代历史学(原因详后)。更确切一点说,后现代主义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historiography)的理论和实践及它所阐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观念。虽然有一些关注史学理论的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有所关注,但西方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当在90年代中期左右。(注:如荷兰历史思想家安克斯密特(Frank Ankersmit)在1989年便在美国的《历史与理论》( History and Theory)上发表了历史学和后现代主义("Historiography and Postmodernism")的论文,见28:2(1989),第137—153页。但是有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关系的专著则直至1990年代中期左右才出现,如托波尔斯基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历史学:对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贡献》(Historiography between Modernism andPostmodernim: Contributions to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Research, ed., Jerzy Topolski,Amsterdam:Rodopi,1994)。另外Joyce Applyby,LynnHunt, Margaret Jacob的《论历史学的真相》(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New York: W.W.Norton,1994)也谈到后现代主义,并非专论。)

这一时期的中文学术界,特别是文学界,也已经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出版了不少翻译和研究的著作。如果要想作一个比较的话,可以发现这么一个不同:台湾学界更注意经典原著的翻译,而大陆学界则偏向于评述,并且多数持一种批判态度。"(注:台湾已经翻译了不少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著作和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的著作,如詹姆森:《后现代主义或后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Frederic Jameson"s Postmodernism,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r Capitalism); 哈森:《后现代的转变》(Ihab Hassen"s The Postmodern Turn);司马特:《后现代》(Barry Smart"s Postmodernity),贝斯特、凯纳尔:《后现代理论》(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s Postmodern Theory)。 简金:《历史的再思考》(Keith Jenkins" Rethinking History)。其中简金的《历史的再思考》(台北麦田1996年版),出版后为不少大学用作教材,颇为流行。另外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论证和译编有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版),路况《后/现代机器不满》(台北唐山1990年版)和唐维敏《后现代文化导论》(台北五南1999年版)。而大陆的学界有王岳川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和盛宁的《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然后有现居美国的唐小兵翻译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Frederic Jameson)(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有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关系,Arif Dirlik和 ZhangXudong 编有一英文著作题为《后现代主义和中国》("Postmodernism and China,"),Boundary 2,special issue,24:3(fall,1997)。)

由于本文讨论的角度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历史研究的关系,因此便有一个侧重点和观点的问题。换言之,我们所描述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其在历史学上的表现,并不能代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全部。依我们看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西方能产生并发生影响,有其复杂、深远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不能将其孤立起来,仅仅抓住它的一些极端化的表现,如它所提倡的一些观念,攻击一番,然后弃之一旁,以为这样便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正好是现代世界目前所面临的、或者即将面临的关键所在。譬如如何处理和面对种族、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甚至国家内部各族裔的交融、汇合,两性之间的关系等,必将是21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所需要处理的问题。后现代主义的立场,看起来没有什么建设性,但却促使我们对这些问题,作出不同的思考,因而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 现代历史编撰学的缘起

要了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史学的冲击,我们需对现代史学的缘起及其主要特征略作评述。首先要说明的是,"现代"(modern)一词有时也译作"近代",在中文史学界往往指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就中国历史的发展而言,如果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么从1910年代(1911或 1919)开始,则进入了一个现代史的阶段。但在西方史学中,这一区别并不存在;所谓"现代史"往往概括了一个长远的时期,从文艺复兴一直到今天。即使要对这一长久的历史时期有所分段,也只是用"前现代"(premodern)这样的词,并不舍弃"现代"。但既然有"前现代",自然也会有"后现代"(postmodern)。由此看出西方人对"现代"一词的偏好。

的确,"现代"对西方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着眼,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也就没有西方。因为所谓西方和东方或其他地区的对比,正是世界历史走向"现代"的结果。在这以前,各地区的文明之间虽有一些交往,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发展,因此"东方"、"西方"等名词,只具局部的含义,并不包含世界史的意义。如中国古代的所谓"西方",指的是印度,而"东方"则指的是日本和朝鲜。同样,西方人的"东方",也主要指的是现今东地中海和土耳其一带,即爱琴海与小亚细亚。只是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西方人的"东方"概念才逐步扩大,有了"近东"、"中东"和"远东"之分。于是,处在"远东"的中国人和东亚人,也开始将原来的"西方"概念延伸,用来专指欧美。

东、西方概念在地理上的扩展、延伸,是"现代"所带来的、也即"现代化"的结果。"现代"这一提法,最早是西方人划分自身历史的一个词,见于文艺复兴的时代,由彼得拉克(Petrarch)发明,用来与古代和中世纪相对照,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种将历史一分为三的作法,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观念。那时的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明为己任,认为随着古典文明的恢复,历史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期,即"现代"。(注:参见彼得·伯克:《过去的复兴意识》(Peter Burke,The Renaissance Sense of the Past)(London:1969)。另见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台北允晨文化,1998),第五章。)他们对历史的这种"三段论"的认识,为以后的西方历史学家所继承、改造和发扬,成为西方现代史学的主要理论前提之一,也是他们认为西方不同于和领先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自20 世纪以来,中文史学界受此历史观影响,在大学历史教学中也照搬古代、中古(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期。

应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观,还是一种历史循环论。自那时开始,西方史家对古代与现代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莫衷一是,争论不休。最常见的论点是,古典时代以文学艺术见长,而现代则以科学技术占优。(注:如英国学术界就有一场这样的争论,见列维:《书籍之战:奥古斯丁时代的历史和文学》(Joseph M. Levine, The Battle of theBook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Augustan Age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直到18世纪科学革命完成以后,西方人才对现代这一时期的优越性开始表示了信心。那时开始的启蒙运动,正好反映了科学革命对人文思想的影响,西方人的历史观也开始产生了新的变化。从表面上看,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仍然遵循文艺复兴的"三段论"历史分期,但与其不同的是,他们的历史观充满自信,认为现代无疑是一个进步、光荣的年代,不再为古代、现代的孰优孰劣而犹豫不决了。换言之,到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历史的进步观念开始得到确立,"现代"不仅成为过去各个时代曲折进步的结果,而且它本身也获得了研究的意义。比如伏尔泰在其《路易十四时代史》中,便认为十七世纪的法国,集欧洲文化之大成,代表了文明发展的高峰。

这种将过去视为现在的铺垫的认识,也是启蒙时期历史观的重要方面,可以用"寻根论"(teleology)这一术语概括。在启蒙思想家眼里,历史的演变不但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而且该过程本身具有深刻的意义,呈现内在的一致性(coherence)。因此每个时代虽然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就总体而言,都为历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人类历史的变化有一个形而上的意义,即所谓的"元叙述"(metanarrative)或"大叙述"(grand narrative)。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之上,历史哲学开始在西方产生,以康德、赫尔德和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为代表。 同时,西方史家也对所谓"世界史"(universalhistory)产生了兴趣。

像科学家解释世界一样,历史哲学家认为他们也能揭示一种普遍的通则,用以解释历史的进化。他们的思路,正是来自启蒙时期所揭橥的普遍理性。这一普遍理性的存在与展现,是"大叙述"之所以可能的基础。而理性的普遍性,又是建立在同一的时间观念之上的。历史哲学家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证明在一个时间观念的框架里,世界各地区的历史如何进化、演变,并分出先后、高下的次序。毫无疑问,从那时以来发展最快、最先的自然是西方,其标志是民族—国家的建立。

换言之,民族—国家的兴起在当时不仅是衡量一个文明是否进步的标志之一,而且本身也成为历史研究、著述的中心。从18到19世纪的西方历史编纂学,正是民族—国家史学的天下,其著述的重点是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当然,即使在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还是有不同的途径的,也即有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其进程有快慢、先后;有正常与异常之分。如英国与美国的现代化道路,就常被视为"正统",而德国和意大利、甚至法国,则或者由于建立统一国家稍晚;或者由于统一国家建立之后纷乱、起伏不断而被视为"异常"。

这一思考模式,直接影响到以后非西方国家史学的发展。如中国在20世纪初年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民族主义史学论述,显然是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进一步延伸、扩展。由此可见,原来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运动正蔓延全球,中国只是一个我们所熟悉的例子。事实上,在几乎所有非西方地区,所谓现代史学的诞生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以民族—国家为中心。当然,非西方地区和国家的民族主义史学,常常是以反抗西方的侵略为目的的,但从史学史的观点来看,这一反抗还是在西方史学观念的模式中完成的。因此,印度史家Partha Chatterjee 不无伤感地说:"即使我们的想像也永远是被殖民化了的"。(注:《民族及其碎片:殖民史和后殖民史》(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Princeton NJ: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3),第5页。)如果我们可以将他的"殖民化"的含义作广义的理解,那就是源自西方、以西方模式为准的"现代化"运动。

为什么西方的历史编纂学能为非西方人所心甘情愿的接受,其原因除了西方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大使人羡慕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学主义思想的普及。这一普及与启蒙运动所揭橥的普遍理性有密切关系。精确地说,所谓理性,就是科学方法和思维的运用。在历史研究中运用科学理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和描述历史运动的规律;二是审慎地处理史料,检查其真伪,建立所谓"科学史学"。在19世纪,西方历史学家对此工作乐此不疲,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姿态,重新审视过去,写作在批判史料基础上的民族—国家史学。于是,德国史家兰克的"如实直书"成为一句名言,被史家们奉为治史的圭臬。而兰克自己的历史著作,也成为史家效法的榜样,因为兰克的著作,正是围绕着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写就的。他穷其一生,写了几乎所有主要欧洲国家的形成史,到了晚年,他又想写作一部世界通史,以民族—国家的兴起为其经纬线。总之,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兴起与西方在现代的崛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历史观念都以西方的历史经验为准绳,本来只带有局部的意义。但是,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普遍理性和科学主义,使得西方史家和哲学家在探究历史的意义时,寻求一种"大叙述",想容括世界所有地区的历史。于是,历史进步的观念和民族—国家史学逐渐带上了"普遍的"意义,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们所效仿。而在史料批判基础上的"客观"史学,更是因为史学本身就有"求真"的要求,而获得不少人的认同。

二. 从"现代"到"后现代"

但是,尽管以"模仿"西方为宗旨的"现代化"运动是20世纪上半期历史演变的主流,但在其发源地的西方,对其批评之声自20世纪以来却从未间断。如尼采在世纪之初高喊"上帝之死",其本意是想说明那种对历史不断进步所抱有的信心,并不真实、实在。一次大战的爆发,更是使西方人对自身文明的优越性,大生怀疑。如施宾格勒(OswaldSpengler)的《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出版及其所造成的轰动,反映的正是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态。施宾格勒的可取之处在于他不仅看出历史进步观的破绽,而且提出了一种多元的历史观,把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作等量齐观的考察。于是,所谓的"大叙述"就显出了漏洞。当然,施宾格勒的原意可能是为了在心理上给当时受到重创的西方人以某种安慰:西方的没落并不是西方人"作恶"的结果,而是已有文明所必须和已经走过的道路。

也许是受到了施宾格勒的启发,同样提倡这种多元的"文化形态史观"的英国历史思想家汤恩比(Arnold Toynbee)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那个所谓的"现代"的问题。原来让西方人感到自豪的全球性的"现代化",在汤恩比看来,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他在其皇皇巨著《历史研究》中首次运用了"后现代"这一术语,认为这一"后现代"时期始自19世纪的70年代,因为在这个时代,西方的文化开始对其他地区产生深入的影响,成为其他地区效仿的模式,使得其他非西方地区也逐步强大起来。汤恩比用一种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化"的运动,分析这一运动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他认为,西方文化之走向全球,使得西方人产生一种自我意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局限性和相对性。如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文化为其他文化所接受,便会产生某种变化。因为这一接受的过程并不是单方面的;人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也对其加以改造。西方文化的绝对性,便无法存在。

饶有趣味的是,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普及,才让西方人认识到西方文化的相对性和局限性。这一自我认识,对汤恩比来说,是"后现代"的标志。因此,汤恩比之所以使用"后现代"的概念,旨在提出一个吊诡。虽然西方化的运动在表面上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强大,但实际上,这一运动使得西方人逐渐对自身文化产生怀疑,反而丧失了原先的那种自信乐观的态度。 (注:有关汤恩比的"后现代"概念, 可见RobertYoung 的分析。 简金编:《后现代历史读物》(The PostmodernHistory Reader, ed. Keith Jenkins)(London: Routledge,1997 ),第75—76页。)

汤恩比的"后现代"概念,表示了他对"现代化"运动所持的一种怀疑态度。由此看来,"后现代"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带有否定现代主义的含义。在现代西方,对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表示不满和批判的人有许多,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少联系。一些比较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同时又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如已经为中文学术界熟知的弗里德里克·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自70年代以来,詹明信出版了一系列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论文和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题为《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Postmodernism, or the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的著作。从该书的书名便可看出,詹明信将后现代主义视为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汤恩比的取径比较类似。由于他们都把后现代主义视为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后现代主义就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思潮,可以任其自然消失。

在詹明信看来,这一历史的新阶段有其鲜明的特征,特别在文化和社会方面。从不同的观察点,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名称,如"后工业社会"或"消费者社会",甚至"新闻媒介社会"、"电器社会"等。但显然,"后现代主义"最为恰当,因为这些新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被詹明信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建筑和艺术,有一个总体倾向,那就是重视表现人对外表、形象等属于感官方面的印象,体现肤浅的、一时的兴致所在,而对深层次的感情表达和逻辑思维没有兴趣。

由此看来,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其本质是非历史的。它无视历史的顺序和时间的顺序,将一些本来没有联系的事物和现象随意凑合在一起,激起人们一时的兴趣,留下深刻的感官印象。具体说来,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们不再通过逻辑、历史的论证来阐明某个道理或者某个理论,而是通过不同图像的组合,甚至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使读者或听众对其所想要阐述的意见,获得一种印象,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原来循序渐进的时间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社会,已经为"暂时性"(temporality)所取代。法国学者冉·布希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当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主要表现在资讯和知识在电脑网路上的飞速传递和流通,使得每个事件都获得一种相对的独立性,不再按照原来的时间顺序发展,体现因果关系。这就像当代音乐的发展一样,摇滚乐等现代音乐流派,不再遵循音乐本身的节奏,而是变得很快,让人听得目眩神迷,沉醉在其巨大的音量中,被它吸收和溶化。而这一切的最终结果是,人们为事件的暂存性所吸引,不再关心时间或历史的终点。没有了终点,也就没有了现代历史哲学的 "元叙述", 历史还有什么意义? (注:布希亚:《对死亡的幻觉》(JeanBaudrillard,"The Illusion of the End,")同上,第39—46页。)

在此基础上,后现代主义的"大叙述"的思维方式提出挑战,批判所谓理性的普遍性。因为所谓普遍理性,仔细分析,并不涵括一切,而是必然有排它性的一面,即把不适合理性的现象排除在外,或者加以贬低,以证明理性的优越和准确。但是,现代历史的发展,已经使得西方人看到太多非理性的东西。这些非理性往往就在人的思维和行为中表露出来。理性万能的信念就无法让人信服了。因此,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那种笼罩一切、建立制度和社会体制的作法,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相对性和无结构性,注重为现代主义排斥在外的"它者"(the Other )的地位。如同另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哈维(DavidHarvey)所描述的那样,后现代主义反映的是当代社会的四分五裂、无中心、不确定但又激动人心、转瞬即逝的场景,与现代主义所想表现的理性主义态度和社会的有组织、有结构恰好相反。(注:见哈维:《后现代的条件:对文化变迁根源的探求》(David Harvey, The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Cultural Change,Cambridge MA:Basil Blackwell,1989)。)

自60年代以来,西方已经有不少思想家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普遍理性表示了怀疑。这种怀疑来自许多方面。如精神分析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更清楚地看到非理性意识在人们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而语言学中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化,也让人们认识到语言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立性:非但语言不是透明的,有其内在结构,无法准确地表达思想,而且语言还往往造成人们沟通时的误解。显然,如果人们在沟通时还会有困难,那么理性、科学等概念的普遍性又从何谈起呢?易言之,你如何知道西方人所说的"理性"就一定与东方人说的"理性"一样呢?甚至,你如何知道德国人说的"理性"与法国或者英国人说的"理性"是一回事呢?就拿"科学"(science)来说, 德国的对应词(Wissenschaft)就有十分广大的含义,与中文里的"学科"更为接近。

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正如汤恩比所分析的那样,正是来自于它自身。由于现代化运动的普及,使得西方人看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自然,除了在现代西方,其他地区的人很少经历过像西方一样的科学革命,因此科学理性的发展并不多见。比如在近代中国,虽然胡适等人尽力想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找到科学的因素,李约瑟甚至为此写作了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但怀疑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如在中国哲学史上与胡适齐名的冯友兰,就发出过"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的疑问。倘若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文明中都无法找到太多科学的因素,何谈其他文明?那么,是否所有非西方文明都一无是处、毫无进步可言呢?有不少西方人当然希望是如此,但这又如何解释理性的普遍性呢?于是,另外一些头脑开明、对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有所怀疑的思想家便转而质疑普遍理性的存在。

因此,正是人类学、历史学等以研究人类活动为主的学科的发展,才使得西方人慢慢认识到启蒙运动理性概念的缺陷。本来,历史学是阐明理性发展的最好场所,因为历史的研究突出了时间的顺序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历史的描述,原来关系不大的事件都被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演变过程。历史学成了人类理性思辨的有力证明。这里隐含的意思在于,既然人们能揭示过去的发展轨迹,也就有可能推测将来的方向。但是,通过对非西方地区的现代化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世界并非一个统一体,世界历史也没有所谓内在的一致性,因为各地的文明自有其发展演化的法则,并不遵循与西方同样的路线运动。因此,与其说西方的历史具有普遍的意义,毋宁说西方历史只是世界各文明的一个特例而已。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十分明了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西方是特例,不是常例》(The West:Unique,not Universal)。(注:亨廷顿:《西方是特例,不是常例》(Samuel Huntington, "The West: Unique,not Universal,"(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第75卷第6期(1996年11/12月号),第28—46页。)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将西方的历史轨迹强加于人。一言蔽之,世界历史所呈现的多元性,已经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时间观念。

没有了原来的时间观念,所有过去视为理所当然的想法也必须重新反省。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东方"与"西方"的对应概念,就被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先驱萨依德(Edward Said)重新做了审视。在萨依德看来,所谓"东方"的概念,其文化上的含义,无非是西方人所赋予的,用来与西方的文化相对比,或者反衬后者的优越,或者批评后者的不足。这种将 "东方"与"西方"对立的作法——萨依德称之为"东方主义"——其根源在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排它性,即人为地制造一个"它者",以衬托西方文明的优越和超前。但是,随着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和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西方文明已经无法凌驾一切,更无法让所有非西方的地区和人民按照西方的思维模式行事。更重要的是,原来以为发动于西方的现代化运动,实际上正是西方人借助欺压、凌辱非西方地区的文明而得以开展的。换言之,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非西方地区的互动而促成的。原来视为异类的"它者",其实是有力的"合作者"或者"竞争者"。(注:弗兰克:《再向东方:亚洲时代的全球经济》(Andre Frank, 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Asian Age)(1998 )便对中国和亚洲贸易的盛衰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研究。)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世界历史发展便有多个的中心;那种基于欧洲历史经验的"大叙述"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三. 文史不分家?

后现代主义不但向西方历史观念中的"大叙述"或"元叙述"挑战,而且也质疑历史研究的科学基础,因为这两者都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所倡导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由于科学主义观念的盛行,原来以讲述故事为目的的西方史学,也从近代开始逐渐向科学靠拢;史学家力图像科学家一样,在考察和研究历史时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完全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历史的活动。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forcode.bloggerspaces.com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正式推出,服务在校学生
http://4renminbi.com/edubt
我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最值得阅读的美国十大IT博客

感谢alard的投递
新闻来源:互联网周刊
鉴于美国没有新浪这种名人博客平台,我们选取了几个美国博客,供读者了解全球最新的IT趋势和投资参考。并非排名,仅供参考。

 博客顶着"草根媒体"的头衔,在人们的视线中晃悠了多年之后,并没有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使得传统媒体就此丧失桥头堡。不,并不是说博客无法打败报纸,而是说这个命题或许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越来越多主流媒体在其网站的自留地上开辟了博客专栏,而且收成很不错—据尼尔森调研公司1月份的报告,去年12月,美国十大报纸的博客专栏流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10%。而博客与传统媒体间的互动,已经成为美国新闻舆论界的一道风景。

  "新闻是不会死的。"它的权威早已受到了博客的冲击,但占领着舆论导向阵地的,仍旧是那些思想精英们—技术发明者、主流媒体的资深记者,以及业界评论家们。博客是他们快速而自由地传达其声音的一种最好不过的工具。     

  http://www.techcrunch.com

  如果你是Web2.0的拥护者,就不可能错过这个网站。它成立于2005年7月,是由37岁的律师、投资家麦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创办的群体博客。在这里, 每个新成立的Web2.0公司都会被阿灵顿品头论足一番。它就像一本介绍新公司的素描册子,但是带有极端的个人色彩。被评为Web2.0先生的阿灵顿多少有点"愤青"气质,被他骂过的公司和媒体不在少数,回击者们也在不断质疑他的立场和专业性。尽管如此,这个博客在业界仍然具有很高的口碑和影响力。

  http://www.internetoutsider.com

  亨利·伯杰(Henry Blodget)的故事很多,作为美林证券的前分析师,他曾是华尔街风云一时的人物,上世纪末,他针对互联网企业修正了市盈率模型,并准确估算了亚马逊的股价增长,使自己名声大振。但在网络泡沫期间,他却因涉嫌内线交易、并向公众隐瞒分析实情,而最终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剥夺了证券师资格。你也许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人。但应该说,身份的更迭(现为一家研究公司总裁),使他在博客上的表现真实和理性了许多,其观点仍被业内广泛关注。

    http://paul.kedrosky.com

  这是美国风险投资家、媒体评论人保罗·寇卓斯基(Paul Kedrosky)在2003年4月创建的一个有关技术、财经和风险投资的专业博客。作为CNBC电视台的特约分析师、The Street和RealMoney等网络杂志的专栏作家,他的名字曝光率很高。这个博客开始只是Paul Kedrosky作为VC的商业思维草稿,对新市场和趋势进行分析,却在不经意间迅速博得了很多读者的青睐。

  http://www.scripting.com

  作为一个头发花白、满脸胡须的老人,戴维·温纳(Dave Winer)在美国的博客圈中独树一帜。今年52岁的他是RSS、播客等技术的发明者和标准制定者之一,早在1997年4月便创建了这个博客,可谓该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作为一名顶级的程序员、教授、专栏作家——头衔颇多的他,博客写得也很随性和杂乱,常常夹杂着许多对技术类新闻的汇总、链接,但偶尔站在技术角度的评论也不失风趣。

  http://www.engadget.com

  创建于2004年3月的Engadget,与其说是一个博客,不如说是一个新式的网络版杂志。它充满了时尚、新鲜的味道,"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提供第一手的数码产品最新图片、资讯,并深入第一线进行采访和报道。彼得·罗杰斯(Peter Rojas)是一名狂热的数码设备爱好者,在Weblogs上创建此博客出现之前, 他已成功地创办了同类型的博客网站Gizmodo.com。这个博客完全依靠广告运作,已拥有中文、日文和西班牙文多个版本。Engadget永远走在潮流的最前端,这也是一些想要了解旧款电子产品的用户感到被冷落的原因。


   http://gigaom.com  

  GigaOM一个传统媒体味道十足的群体博客,由《商业2.0》杂志的前资深作家奥姆·马里克(OM Malik)创办。早在辞职单干之前,奥姆就已经是博客圈中的知名人物了。他曾先后在《福布斯》、《红鲱鱼》等多家媒体任职,并拥有短暂的VC生涯,撰写过很多电信/宽带领域的评论和深度文章。2006年6月,他决定正式成立一个公司来运转自己的博客,并请来一些资深编辑和作者,使得这个博客的关注领域大大扩宽。

  http://www.micropersuasion.com

  由爱德曼公关副总裁史提夫·罗贝尔(Steve Rubel)创办的微劝力,现在已成为广受商业人士关注的博客之首。这并不完全是因为罗贝尔经常从一个公关者和市场营销家的角度,去解读一些新技术和商业现象,而且要归功于他常常身体力行,教企业家和CEO们运用博客、播客、RSS等当前最新的互联网技术,让他们了解技术市场的最新资讯。

  http://www.realtechnews.com

  全球校友会(青年总裁组织)的CIO,和前CNET副总裁和资深专栏作家艾丽斯(Alice Hill),创建了现在的Real Tech News群体博客。它采用的是付费贡献制,目前拥有40个博客写手。这些写手们每天通过从各大媒体网站引用、摘录最新科技新闻,向读者展现"最实用的科技新闻",而不是带有个人色彩的评论文章。

  http://danbricklin.com/log

  电子表格之父邓·伯鲁克林(Dan Bricklin)是博客圈中的活跃分子。不同于一般资讯类的博客,这个大人物的博客主要以他自己的生活为重心,围绕他的兴趣展开。比如,介绍他会见的人物、参加的会议,介绍他对于一些技术的想法,回顾一些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史,并会不时展现他钟爱的摄影艺术。让读者可以近距离解读业界一些事件的发生、发展。

  http://www.siliconvalleywatcher.com

  早在2004年9月,汤姆·福斯基(Tom Foremski)就辞去了《金融时报》资深记者和专栏作者的工作,当起了博客"个体户",属于第一批用博客来实践新闻的人。他创办的硅谷观察者 (Silicon Valley Watcher)是一个拥有多位编辑参与的群体博客,目前已在业内享有很高声誉,主要报道硅谷公司的商业动态和相关评论分析。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forcode.bloggerspaces.com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正式推出,服务在校学生
http://4renminbi.com/edubt
我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