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录小专题:水母
本文首发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565868.html
作者:群芳
近些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巨型水母侵入日本海,对沿海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如今,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从而将这些凝胶状的海洋生物变成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一种能够加入食物、化妆品和药物的蛋白质。
直径两米、体重200公斤的巨型水母(Nemopilema nomurai)能够轻易地从渔网中挣脱,它同时还能毒杀鱼类,将其变为自己的 美食。 另一个大麻烦是,小型的月亮水母(Aurelia aurita)能够堵塞发电厂的冷却系统进水口,随着它们的尸体被潮汐冲上岸,海滩变成了一片墓地。对于水母种群数量大暴发,科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 些说法包括海港的结构为水母幼体提供了栖息地,流入海洋的农业废物为水母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以及海洋变暖为水母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还有一种可能性就 是过度捕鱼减少了水母的天敌,从而使数百万的水母幼体能够存活到成熟期。
水母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渔民被迫放弃了将它们剁碎后抛入大海的做法。迄今为止,那些努力发掘水母用途的科学家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酵粉——这 种由腌制的干水母制成的粉末能够用来制作饼干和松脆的小吃。然而,水母黏糊糊的身体可能还有另一项用途,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海洋生物很容易产生大量颇有价 值的黏液素——这种蛋白质是口水和黏液的主要成分。
黏液素的发现纯属偶然。由日本埼玉市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的生物化学家Kiminori Ushida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希望通过水母寻找一种在皮肤和许多组织中存在的复合糖。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人员在水母体内发现了一种黏液素,他们将其命 名为qniumucin。Ushida指出,它能够形成一种凝胶体,后者的作用相当于食品中的乳化剂或 化妆品中的保湿液,同时,它还能作为一种胃液的替代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Qniumucin也能够取代一种医学中使用的源自牛胃的黏液素——由于担心牛的海绵状脑病(疯牛病),这种黏液素已经在市场上消失。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能够从每只巨型水母体内提取60克qniumucin,此外,有5种水母都具有类似的qniumucin结构。研究小组日前在《自然产品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黏液素生物学家Tony Corfield警告说,在进行医学应用之前,必须进行相关测试,从而证明使用qniumucin不会引发免疫反应。但Corfield指出,这项成果能 够为研究蛋白质的进化提供新的思路。Corfield说:"我们并不知道更高级的哺乳动物到底是如何进化出黏液素结构的。"通过将水母与哺乳动物的黏液素 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将更好地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黏液素变得如此有用。
日中联手研究"越前水母对策"
日中两国的农林水产部门的副部长级会议26日在东京召开,双方就研究巨型"越前水母"(也称野村水母)的对策问题上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达成共识。
巨型水母被认为在中国南部的东海附近发生。双方表示将在近年来不断大量出现巨型水母的原因调查、以及如何用作食品等问题上加强合作关系。
越前水母在中国沿海出生后顺着海流漂流到日本。
"越前"是日本福井县的旧称。越前水母在福井县沿岸经常出现。
因此它被称为这样。
它的大量出现原因被认为中国沿海的海水污染。
随着中国的工业化,海水污染也发展。
越前水母从污染海水吸取营养来成长。
漂流到日本的越前水母损害渔业。
中日关系是真正的"一衣带水"的关系。
中日两国应该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日韩两国明年将首次联手调查巨型水母情况
日本水产厅15日宣布,日韩两国明年将首次联手调查使渔业蒙受重大损失的越前水母。
12、13日,中日韩三国在韩国济州水产研究所召开了"第4次日中韩巨型水母国际研讨会",日本水产厅增殖推进部参事官鱼住雄二等22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CHENG Jiahua博士等4人、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YOON Won Duk博士等30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分析了巨型水母的出现过程,确认了进一步推进巨型水母遗传基因解析等工作在构筑预防日本海巨型水母发生的早期对策方面的必要性。大会认识到进一步提高使用模型预测巨型水母出现的水平将是今后的重要课题,提出采取召开与模型研究相关的各种研讨会等方式努力提高预测技术。
大会就来年日韩调查船共同对东海巨型水母早期发生情况展开调查一事达成一致。调查将由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和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共同实施。
日中韩三国去年就已开始着手调查巨型水母,但实施调查的时间和手法各不相同。明年起日韩将统一方法,于6、7月份在东海实施调查。两国相关负责人将在本月底之前制定出大致计划。
体型巨大的越前水母自2000年后几乎每年都会大量来袭,05年度日本全国共报告10万起捕鱼受阻和渔具受损等事例。据悉今年京都、福井沿岸也不时出现大量水母,但数量少于往年。
下一届日中韩巨型水母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秋在中国召开。
巨型水母围攻 日本推"吃光"战术
近几个月来,日本沿岸出现了大量的巨型水母,它们撕破渔网或毒死被渔民捕到的鱼,给日本渔业带来了巨大灾害。为了将水母"制服",日本渔民正在大力促销水母寿司,让人们把这些不速之客"吃掉"。
水母突增渔民头痛不已
水母的种类很多,出现在日本沿海附近的是很大的一种,叫越前水母,其直径可达2米,重200 公斤。水母的伞盖周围有许多有毒的触须,可用来捕捉食物。今年夏季,当正在用渔网捕捉凤尾鱼、鲑鱼和石首鱼的日本渔民突然发现他们的网中有很多巨型水母时,他们开始注意到今年的水母比往年增加了很多。
由于水母很重,它们经常可以撕破渔网或压死网中的鱼,一些幸存的鱼也会被水母的触须毒死或粘住。在日本本州,由于水母的骚扰,一些日本渔民不得不在捕鱼旺季里暂停工作。在日本的秋田市,一些渔村的收入因此下降了80%。
韩国渔业官员也表示,在今年7月的一次调查中,在韩国海域里的水母的数量也大大高于去年。很多韩国渔民也被水母折磨得苦不堪言。
在日本的一些海域,水母的密度据说比正常情况高了100倍。最糟糕的是,现在还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一个理论认为,全球变暖使海水温度提高,水母开始大量繁殖。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暖洋流携带大量水母进入了日本海。越前水母曾于1958年和1995 年在日本海域大量出现。今年它们出现时,海水平均温度比上两次还高。
"水母峰会" 将召开
由于水母多得成灾,在日本已组建了一个水母对策委员会。中、日、韩三国渔业部门官员预计将在本月召开"水母峰会"。
渔民也在学习如何对付这些"掠夺者"。一些人设计出了一种筛子,鱼可以从中通过,但越前水母等大型水母将被挡在外面。一些渔民还在渔网里布置了由金属线构成的网,水母能被这种金属网割成碎片。
与此同时,一些渔民也在想方设法充分利用那些捕获的水母。他们认为,与其抱怨,不如将它们吃下去。水母是日本烹饪中一种与众不同的成分,据说价格很高。目前一些厂家已将水母肉做在寿司中出售,一些学生则在研究如何用水母做出豆腐。据说,水母中的胶原质有养肤之效。这也许是个"战胜"水母的好办法呢。
小知识
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水母是 澳大利亚箱型水母,这种水母身上的毒足够毒死60个人。
世界最大的水母是"狮鬃水母",它的直径有2米,触须有35米长。臭名昭著的僧帽水母是一种貌似水母的生物,但并非水母,能用触须捕食。
水母有雌雄之分,繁殖方法是在水中排出精子及卵子,然后在水中结合。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 腔肠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 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 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水母的出现比 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 海蜇、 口冠海蜇等。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 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 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 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 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 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当水母在 海上成群出没的时候,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像一个整体似的深浮在海面上,显得十分壮观。海涛如雪,蔚蓝的海面点缀着许多优美的伞状体,闪耀着微弱的淡绿色或蓝 紫色光芒,有的还带有彩虹般的光晕。许多水母都能发光。细长的触手向四周伸展开来,跟着一起漂动,色彩和游泳姿态美丽极了。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 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 己膨胀并漂浮起来。栉水母在海中游动时,8条子午管可以发射出蓝色的光,发光时栉水母就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彩球;带水母的周围和中间部分,分布着几条平 行的光带,当它游动的时候,光带随波摇曳,非常优美。水母发光靠的是一种叫埃奎明的奇妙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钙离子相混合的时候,就会发出强蓝光来。埃 奎明的量在水母体内越多,发的光就越强,每只水母平均只含有五十微克的这种物质。
水母虽然长相美丽温顺,其实十分凶猛。在伞状体的下面,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在触手的上面布满了刺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 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触手就将这些猎物紧紧抓住,缩回来,用伞状体下面的息肉吸住,每一个息肉都能够分泌出酵素,迅速将猎物体内的蛋 白质分解。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在炎热的夏天里,当我们在海边弄潮游泳时,有时会 突然感到身体的前胸、后背或四肢一阵刺痛,有如被皮鞭抽打的感觉,那准又是水母作怪在刺人了。不过,一般破水母刺到,只会感到炙痛并出现红肿,只要涂抹硝 炎药或食用醋,过几天即能消肿止痛。但是在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的海面上,有两种分别叫做海蜂水母(箱水母) 和曳手水母的,其分泌的毒性很强,如果被它们刺到的话,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呼吸困难而死亡,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杀手水母。所以当被水母刺伤,发生呼吸困难的现 象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或注射强心剂,千万不可大意,以免发生意外。水母一旦遇到猎物,从不轻易放过。但是就像犀牛和为它清理寄生虫的小鸟共存一样, 水母也有自己的共生伙伴。那是一种小牧鱼,体长不过7厘米,可以随意游弋在水母的触须之间,却一点儿也不害怕。遇到大鱼游来,小牧鱼就游到巨伞下的触手中 间去,当作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利用水母刺细胞的装置,巧妙地躲过了敌害的进攻。有时,小牧鱼甚至还能将大鱼引诱到水母的狩猎范围内使其丧命,这样还可 以吃到水母吃剩的零渣碎片。那么水母触手上的刺细胞为什么不伤害小牧鱼呢?这是因为小牧鱼行动灵活,能够巧妙地避开毒丝,不易受到伤害,只是偶然也有不慎 死于毒丝下的。水母和小牧鱼共生一起,相互为用,水母"保护"了小牧鱼,而小牧鱼又吞掉了水母身上栖息的小生物。
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敌,一种海龟就可以在水母的群体中自由穿梭,轻而易举地用嘴扯断它们的触顿,使其只能上下翻滚,最后失去抵抗能力,成为海龟的一顿"美餐"。
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磨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 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于是,它们就好象是接到了命令似的,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 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讯息。
水母虽然是低等的腔肠动物,却三代同堂,令人羡慕。水母生出小水母,小水母虽能独立生存,但亲子之间似乎感情深厚,不忍分离,因此小水母都依附在水母身体上。不久之后,小水母生出孙子辈的水母,依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帆水母属
水螅虫纲管水母目帆水母科的一属。水母浮囊体硬几丁质,呈椭圆形,盘状,直径5~8厘米,因浮囊体上方竖立一三角形帆板而得名。浮囊体由10余个同心环组 成,内部有放射状的细管网,充满气体。在浮囊体腹面中央有一个主营养体,其周围有许多小营养体。小营养体之间有生殖体。浮囊体边缘有许多指状体。生活时浮 囊体呈青蓝色,帆板无色透明,随风或海流漂浮于水面。著名的暖流指示种。日本、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
僧帽水母属
英文名称:Physalia
水螅虫纲管水母目僧帽水母科的一属。水母浮囊体大,白色透明,状似僧侣的帽子,前后端长6~30厘米。是热带种,为暖流指示生物。中国东海和南海暖流区均 有分布。僧帽水母两端略带蓝色,前端稍大,后端钝圆,其顶部有1个背峰和数个纵隔。浮囊体腹面悬垂着由许多营养体、生殖体、指状体和触手组成的干群。触手 上有强大极毒的刺细胞。僧帽水母毒性很强,当人们捕捉活体时,触手上的刺细胞能分泌毒液,使人的皮肤出现如受鞭抽打的伤痕,有灼痛、发烧、全身无力、呼吸 困难等症状,重者有生命危险。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 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非主流的科幻界的非主流论坛——奇想家园:
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