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想看的


forcode看过的


新技术
新趋势
奇思妙想
科学探索
科幻奇幻
资料搜集
网络研究
统计定量
社会学研究
书摘读后感
数码网络
软件评测
数据指标
实用信息
有趣的东西
房地产
网络赚钱
投资创业
新闻评论
网站经营
电影八卦
美景美人
人物朋友
情感回忆梦
forcode生活

2007-03-11

如何让电脑自动进入选定的帐户!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3-11 17:20
我电脑里有和很多帐户,但是我想一开机就进入我选定的,不想老是在进入桌面以前还要点一下
最佳答案
1、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注册表编辑命令regedit,来打开注册表编辑窗口;
2、在该窗口中,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 Version\WinLogon键值;
3、在对应右边的子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空白处,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依次执行"新建"/"字符串"命令,来创建一个字符串类型的键名,并将键名设置为"AutoAdminLogon",并将该键名的数值设置为"1";
4、双击"DefaultUserName"键名,在随后打开的窗口中,直接输入要登录到此域的用户名,例如"morning";
5、在WinLogon右边的子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空白处,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依次执行"新建"/"字符串"命令,来创建一个字符串类型的 键名,并将键名设置为"DefaultPassword",并将该键名的数值设置为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例如用户morning的登录密码为 "123456";
6、完成设置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时,我们会发现不需要再登录,就能自动进入到系统中了。以后要取消自动登录功能的话,可以将"AutoAdminLogon"键值设置为"0"就可以了。
回答者:Lovelymorning - 总监 九级 3-6 13:38


--
欢迎访问"奇想录",了解最有趣的信息:
http://forcode.blogspot.com

网络硬盘:51OK文件社区




cnBeta 网站推介100%免费
不限制空间大小
不限制单个文件大小
不限制上传速度

现在的口号是这样,以后就不知道了。界面像是mediafire的复制,有直接下载地址,支持迅雷之类,比如我刚传的那个:http://www.51ok.com/download?5D773FDF1D6A86377569764C6AB08B11 ,其它自己测试,网站好像还没有备案号似的。晕!

去看看:http://www.51ok.com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
欢迎访问"奇想录",了解最有趣的信息:
http://forcode.blogspot.com

脑电波控制 大脑操纵游戏时代到来?




游戏新闻主题Emotiv公司今天在GDC大会上展示了他们的Project Epoc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套用大脑来控制游戏的系统,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可能很快就要成为现实了.

Epoc的主要部件类似于自行车头盔,其上安装着多个传感器,可以感应人体的脑电波,通过无线技术传回电 脑,计算出你正在思考的动作来。它实际上感应的是你对身体发出的命令,也就是说你仍然需要实际作出动作让电脑作出相同的感应,而不是仅仅坐在那里就能控制 游戏中的冲来杀去。并且,它还能感知你紧张与否,或者其它的情绪和心情。如果说现在Wii的操纵方式是一种革命的话,那么Epoc无疑将是下一次彻底的革 命。

Emotiv在GDC上展示了三款Demo游戏,分别叫做Expressiv,Cognitiv和Affectiv。Expressiv可以感应你的表 情,让屏幕上的人物作出同样脸部动作,Affectiv可以侦测你的情绪和感觉,而在Cognitiv演示中,用户可以通过大脑控制屏幕上虚拟物件的运 动,做出前后左右移动和旋转的动作。

Emotiv公司还发布了对英Epoc的软件开发包,可以提供给游戏开发商制作支持此套系统的游戏。同时公司还认为,这套系统不仅仅能够提高游戏的真实感,而是给人机交流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他们已经确定将开发这套系统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包括安全,市场研究和医疗。

Post by 蓝色能量
来源:驱动之家






--
欢迎访问"奇想录",了解最有趣的信息:
http://forcode.blogspot.com

苏学成:放飞世界首只机器人鸟


苏学成:放飞世界首只机器人鸟
2007-03-02 05:22:00 作者:□本报记者 卞文超 本报通讯员 田静 来源: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让动物按照人的意图行动,可能吗?这似乎是驯兽师的把戏,或者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日前,在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苏学成教授把普通家鸽变成了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通过在鸽子脑中植入一个微电极装置,自由翱翔的鸽子竟然"听懂"了人的指令,精确地做出指定的动作。


苏学成,山东科技大学教授,他领导的机器人中心,是国内特种机器人主要研发基地。

1电脑和微刺激发射装置

2鸽子的"皇冠"是微电极装置

3安装在鸽子背部的"马甲"是微刺激发生装置

4鸽子控制飞行示意图

  2月28日,青岛市有些降温。下午四点钟,山东科技大学校园仍处于寒假的宁静中,一栋红色的建筑楼顶上,鸽子翻飞。
  每天这个时候,是机器人中心给鸽子喂食的时间。楼顶上风很大,苏学成教授仍然准时地出现了,在空地上撒下谷物。放养的鸽群已经认识这位老人,很快聚拢过来,咕咕叫着争相啄食,与普通家鸽没有什么两样。
  "看见它们头顶上的装置了吗?"
  顺着苏教授手指的方向望过去,记者发现,有几只鸽子的头顶上,多出一块粉红色的突起。就是这个小小的装置,让鸽子"听懂"了人话。
  人鸽对话的表演
  在机器人中心一楼的大实验室里,上演了一场人鸽对话的精彩演出。
  一只鸽子被带入实验室,它是这场演出的"主角"。实验室这个"舞台",是一个大车间,长18米,宽17米,高4.8米,空间范围相当大。
  "主角"鸽子穿着专业的"行头"——头戴"皇冠",身穿"马甲"。实验人员站在一台电脑面前,配合鸽子的演出。
  "起飞。"实验人员一边说着一边通过电脑输入指令,他告诉记者,当他输入指令时,电脑旁边带天线的一个小装置就会把电信号发射出去。几乎同时,记者看到鸽子背部的马甲上,红色的信号灯开始闪烁。"这表示接收到了信号。"只见鸽子徘徊了几秒钟,呼啦一下飞了起来。
  实验人员又输入了左转飞行的指令,鸽子向房间左侧飞去。他再连续输入右转飞行的指令,鸽子右向盘旋了一圈后,继续飞行,成功地完成了环室内一周的路线(如图4所示)。想让鸽子怎么飞,它就怎么飞,整个过程令人惊讶。
  表演的背后
   奥秘的关键就在三件道具身上。据苏学成教授介绍,鸽子头部的"皇冠"(图2),连接着一个通过手术植入脑内的微电极。鸽子身上的"马甲"(图3),是把 一个微刺激反应器固定在了鸽子身上,并连接了头部的"皇冠"。为了便于观察,这个反应器也可以固定在微电极的裸露部位。而电脑旁带天线的小装置(图1), 则是一个微刺激发射器。人的指令,通过电脑操纵的微刺激发射器,发射给马甲上的微刺激反应器,再通过植入鸽子脑部的电极,对鸽子脑部特定的神经位点发生电 信号刺激,促使鸽子做出相应动作。这就是机器人鸟的工作原理。
  "动物的神经系统里,包括人,传递信息的都是电信号。所以人们一直希望可以把电 信号读出来,弄懂它。如果真正能够实现的话,就能对一切心理活动一目了然。这个过程反过来,如果读懂了电信号,就可以模仿这个电信号,并把它加在神经系统 里面,做到以假乱真,控制它们的行为。动物机器人就是基于后者,用电信号刺激神经系统,使它听人的指挥。"苏教授说。
  2006年5月8日,苏教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实验成功的日子。那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看到的第一缕曙光。
   目前,机器人鸟已经能够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起飞、盘旋、转向飞行等动作。在电信号的"翻译"下,鸽子"接收"到人的意图,并作出强制反应。虽然 实验的有效空间范围仍局限于室内,但据苏教授介绍,如果给鸽子身上带上微GPS导航系统,在原理上说,户外的控制飞行也是可以实现的。
  与鸽子相处的日子
  今天,机器人中心生活着100多只鸽子,大部分鸽子都戴上了"皇冠"。没有戴"皇冠"的,多半是他们新近繁衍的后代。
  喂食时,苏教授走到一个鸽笼前,特意多撒了一些谷物。"这个笼里的鸽子刚当妈妈,应该多吃点儿。"据苏教授的长期观察,实验并不影响鸽子的正常生活。手术在鸽子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鸽子本身无疼痛感。即便日后电极不能取出,对鸽子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每天亲自喂食,亲自打扫鸽笼,苏教授对鸽子的体贴无微不至。2006年冬天,第一场寒流来袭时,苏教授担心的是:动了手术的鸽子,头部缺失了部分皮毛, 肯定会感到寒冷。于是,他和课题组人员一起,把楼顶上的鸽笼搬到机器人中心的楼道里。当时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好几只鸽子能够完成控制飞行,苏教授更 是对这几个合格的"飞行员"关爱有加。然而,鸽笼搬进楼道后没几天,苏教授清点鸽子的时候发现,表现最出色的一只鸽子丢失了!
  苏教授心里一紧,想它也许是飞走了吧。于是仔细检查了鸽笼,加了护板。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又丢失了一只鸽子。
  "当时很心疼啊。"回忆起这件事,苏教授有片刻的沉默。"它们都为科研出过力。"苏教授说。
  进化的搜救天使
  为什么在鸽子身上大做文章呢?这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偶然的发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机器人鸟,经历了从蛇形机器人,到机器人老鼠,再到机器人鸟的"进化过程"。
  苏教授是资深的机器人研究专家,曾成功研发过多种机器人,蛇形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蛇形机器人是由履带带动的机器人,因为善于弯曲行走、攀爬穿越,所以取名"蛇形机器人"。研发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或灾难时,便于跨越障碍,抵达人迹罕至的地方,展开搜救工作。
  虽然蛇形机器人研究取得了成功,但是瓶颈也随之出现了。"一来是它体积比较大,遇到狭小的空间就难以穿越;再说它携带能源的能力有限,经常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能找到一种动物来代替,这些问题不都解决了吗?"苏教授试图找到一个比蛇形机器人更好的方案。
   最先想到的动物是老鼠。老鼠是实验动物,它的生物学资料丰富,便于研究。2005年,苏教授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只机器人老鼠,与机器人鸟的原理相同,它 能够按照人的指令做出规定动作。然而苏教授又进一步发现,让老鼠帮助人类搜救,有它致命的弱点——老鼠胆小,稍微遇到外来的干扰,就不再敢动弹。并且,它 的行动速度和范围也很受限制。
  2005年底,机器人老鼠研制成功后,苏教授马上投入了机器人鸟的研发。家鸽的生物学资料相对欠缺,研究起来更 为困难。但是它的实用性更高——飞行的鸟类运动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广,便于协助野外大范围的搜救,此外,在各种探测、空中摄影、投递等任务中,机器人鸟 更能帮助人类达成难以实现的目标。
  不为人知的教授
  一个又一个成就,把苏学成教授推到公众的视野中。由于机器人鸟的成功尚属世界首例,吸引了国内外多家重量级媒体对苏教授进行采访。
   习惯了实验室里潜心钻研的安静日子,苏教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热闹"很不适应。"前些日子,有家媒体对我的情况过于吹捧,不客观。我很生气,让他们写了 检查给我。"记者抵达青岛的当天,苏教授已经拒绝了三家媒体的采访。"我不图名不图利,搞这些东西做什么。"然而,当看到记者本人远道而来,他又心生体 恤,放下手头工作,亲切地表示配合。对于那位报道失实的记者,苏教授也没有把检查转交其领导,以免他受到处分。
  眼前的苏学成教授,身材高大,脊背微驼,和蔼亲切。用课题组成员刘小峰博士的话说:"一看就是一个忠厚的长者。"
  对于自己的成就,苏教授并不多谈。他更愿意让大众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关于苏教授本人,记者所了解到的消息,更多地从他身边的人口中得知。
   "跟着苏老师做科研,很快乐。最初这个课题组经费很紧张,苏老师拿出他自己以前承担国家863项目的节余,给这个课题小组公共使用。有问题,我也可以畅 所欲言,开会的时候公然提出来,他都会乐呵呵地接受。"机器人鸟课题小组的另外几位成员告诉记者,"苏教授为人很执著,机器人动物这个课题,从1999年 起他就开始申请,申请了4年都没有成功,但他每年都不放弃。除了吃饭睡觉,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通常都在晚上十点之后回家。不要说科研报告了,就 连打扫鸽笼这样的脏活、累活,他也从来不支使别人,而是和大家一起去做。"
  然而苏教授自己却说:"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容易,二十多年了一直这样,已经成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习惯。"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这个精神,就会认真、执著,就能吃苦、吃亏。"这是他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
欢迎访问"奇想录",了解最有趣的信息:
http://forcode.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