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想看的


forcode看过的


新技术
新趋势
奇思妙想
科学探索
科幻奇幻
资料搜集
网络研究
统计定量
社会学研究
书摘读后感
数码网络
软件评测
数据指标
实用信息
有趣的东西
房地产
网络赚钱
投资创业
新闻评论
网站经营
电影八卦
美景美人
人物朋友
情感回忆梦
forcode生活

2006-03-10

经典口误

1、 碗掉下来,天大个疤

2、一次文艺晚会,主持人上台报幕:下面请欣赏:新疆歌舞,掀起你的头盖骨!毛骨悚然!!!!!

3、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

4、上高中时,课堂纪律混乱,老师一怒之下揪起XXX,说:XXX,你给我站墙上去!~~全班暴寒!

5、一次我开车,坐我旁边的女同事突然问:"你怎么开车不系安全套的?"

6、我:那是我们物理老师。。。
  同学:教什么的阿?
  我:化学。。。

7、在网吧,一同学突然举手,大喊:"老师!"

8、我们宿舍一个人喝多了要去尿尿然后带出一句冷话:尿喝多了,酒就特别多.

9、买橘子,老板:一块五一斤。我:太贵了,五块钱三斤吧。老板:不行不行。

10、朋友问我电脑配置,我说显示器是彩屏的。(本来是想说液晶的)

11、初中文艺晚会,抢答题环节。
   女主持:"大家注意了,不要抢的太快。等我说完开始在举手"
   然后开始念题目,说,"现在开。。。"
   这时候,一个选手就抢答了。
   主持人就说"这位同学太着急了一点。我'始'(屎)还在口里,你怎么就抢 了"

12、听过一MM在食堂喊"给我一碗viper~!"

13、上学的时候
   有一天一个电话找我  同学接完递给我说:"你妈**。"
   我一边接过电话一便随口说到:"男的女的"
   大家狂笑 我被笑了4年

14、同学的高中同学(一男生)走进面馆很酷把头发一甩:"老板,2两葱不要米线!"完了还加一句:"多下点米线啊!"老板:"。。。。你到底是要米线还是要葱??"

15、有一次寝室里同学的老妈打电话过来
   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这一次我想说的的是"已经出去了"
   结果说出来是:"他已经…不在了"

16、gg递给我一根冰糕,我咬一口大叫:"烫死我了!"

17、和我姐姐去李宁买鞋,我姐一开口:"小姐,这鞋多少钱一斤?"

18、有一次我拍我宿舍同学的肚子,她大声说:"别拍,我肚子里有小便。"

19、 高中时每人发个胸牌。。一次来检查前,班主任跑到教室大声喊,大家快把胸罩戴起来,来查拉。。 全场鸦雀无声。。。

20、上学时周末回家,晚饭后烟瘾犯了,打算借口去散步。在门口换鞋时,老爸问我干吗去?我随口说了句:"去散个烟!"结果老爸从我身上搜出一包555,狠狠K了我一顿。

21、一次教育局领导视察课间操,结束后,本应由体育老师宣布"解散",但一时情急,忘词了,憋了半天,大喊:"撤退!"

22、高中有一老师姓江,酷似罗家英(演大话西游唐僧的),我去问他问题,脱口而出:"唐老师,这题……"

23、有一同事,有天我开车在路上车胎没气了,问哪里有充气的,同事说:"街上到处都是打胎的啊!"

24、有一老师大概通宵麻将,见黑板没擦,大怒:"今天谁做庄啊?黑板都不擦!"

25、有一次我大叔见我小姑在搽大宝,突然大叫一声:"你皮肤这么好,还用护舒宝啊?"

26、老师留下作业,我不会做就抄别人的,然后去办公室交作业,看见老师说:"我抄完了!"

27、有一次,我们去黄山旅游,导游刚好介绍到:百步云梯是当年刘小庆<<小花>>的景点。突然我们团里一个男人脱口而出:"导演........"众人晕。

28、那次几个女同学来我家玩,我去拿水了,她们打开影碟机看片子,我在里屋听到是粤语,然后我大喊调下音道,音道错了,顿时哑口无言,我脸一虹一紫~~差点晕了过去~~

29、偶高中,放学和偶MM一起回家,校门口看到一卖烧烤的,MM说要吃牛杂,因为烤架前人比较多,偶怕老板听不见,于是偶大声喊道:"老板,5串牛鞭"然后一片寂静,三秒钟后所有人一起暴笑。偶巨尴尬。。。最尴尬的是MM接着问偶"牛鞭是什么"偶只好非常非常小声地回答MM:"牛鞭就是牛尾巴啊"。。

30、我和我的mm电话吵架,她把电视音量开得很大,我心里烦,就大声说:"把电话给我关掉!"现在想起来,那个寒啊!

31、早上和同学去吃早餐 其中一个只吃包子馅,另外一个只吃皮。我们正在说他们两个浪费的时候吃馅的同学来了一句"行了
以后你吃我的包皮好了"在场的所有喝粥 的全部喷出来了。

32、说个真事,上班的厂车上,MM问我:我的电脑不行了,老是死。我说:那你回去查查病毒看,记得要升级杀毒软件。MM:哦。第二天一大早,车上又见MM,偶随口问了句:查过了没?怎样?然后。。。。。。。。。MM大声的说了句:气死我了,查了半天,说是没(梅)毒。你说怎么办好啊???当时那个寒啊。。。。现在还记忆尤新

33、我宿舍一个同学的高中同学打电话来,他说找谁,我说不在,接着说了谢谢

34、以前别人来我阿姨家作客,刚进门的。刚好我阿姨要去上厕所。她连忙招呼客人说:"你们坐哈坐哈,我去厕所给你们倒点茶喝!"

35、以前我们有个政治经济学老师,特别喜欢侃!有次谈到美圆强势。他这么
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只有美圆才被叫做'美金',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叫'英
金'、'法金'?"

36、大学军训时,教官大吼一声说:用你们的旁光(余光)对齐~~~~偶们想笑又不敢笑,那个难过呀....

37、女同学和她的表妹请我吃饭,席间让我多吃点,我不知道怎么会犯如下的错
误:"谢谢,最近没性欲,你们多吃点吧!"当时大家都喷饭了。。

38、我们单位早上上班有车子接送的,因为车子不大,有一次,一mm上车后没座
位,坐我旁边的一男同事忙站起来,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说到:"某某,你坐我屁股上吧!" 我当时一直狂笑到下车~!

39、以前痴迷网络游戏,经常在网吧杀的混天暗地的,学期结束后,和一帮哥们回家,火车就快要开了,我们却还没找到站台,一时语急说道:"MD,这里怎么连个坐标(其实要找指示牌)也没有啊!~"哥们听后爆笑~~

40、以前住校的时候,上下铺。一次A手机要充电。可是一个床铺就一个插座,插了台灯看书就不能充电了,于是乎,A把充电器插在B上面。B晚上要听音乐,看见A的充电器大吼:"哎,我说你怎么老插我上面吖?你怎么不插你下面?"完后一阵骚动,汗~~

41、大学时候,一同学和我争论问题,一时处于下风,情急中一拍桌子起身大叫:你胡说,我又不是不傻!

42、我一哥们去相亲,回来大家问他怎么样,哥们讲:这个女孩真糙。中午到了饭点,2个人进了一家牛肉拉面馆,女孩对师傅大声说道:嘿,给拉2碗~~~拉面的师傅说:你吃吗?吃我就拉。

43、小时候冰棍雪糕的一般都是推着自行车叫卖,有一次,在屋子里听一阿姨喊:新来的雪糕,热乎的。(估计阿姨以前是卖油饼油条的)

44、室友用热得快烧水,水开后那厮却悠哉游哉地看书不动弹,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开口说:"该拔了吧?叫得好大声。。"没反应。十五秒后补充:"那里很热哎,就这么一直插着很容易插坏的啊。。"没动静。过半分钟水彻底沸腾,哗啦啦地溅了来。"那什么,射出来了。喷出好多东西叫声也越来越大再插着恐怕会弄坏人家哎。。你确定不拔?"。。。一本厚厚的书朝偶的头飞过来!!!~

45、高3时我们班主任是教数学的...他给我们复习时~每到画图时,画射线时~~就大声说~~`同学们看好了啊~~我射了啊

46.上大学的时候去衡山玩,当时爬山爬了一半,累的正想歇会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个买纪念品的欧巴桑,上去开口就问:"老婆........"

47.上自习的时候,大家都在看复习,GG对MM说:"我刚背了单词,帮忙默写一下。"
MM不想默,GG就求她,你(摸)默我吧,(摸)我吧!!结果MM实在忍受不了,大喊,老师你看我不想(摸)默他,他非要我(摸)默~~~!!!

48.有一天去同学家吃饭,喝了点酒,她爸爸忽然进来了,本来是想喊叔叔的,结果说错了,说:"爸,来座!"~~寒!大帮同学笑得要死

49.我同事跟人争执,急了张口来了句"你以为我吃饭长大的啊?"我一直纳闷他到底吃什么长大的。"

50.小学时一个很讨厌的男生找我借橡皮,我不借,他就死缠烂打,之后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狂吼了一句"我不嫁(借)给你"当时同学们立马安静下来了,,,。

51.一次ktv,点歌,一mm大声喊:给我点一首周截棍的"双杰伦"......

51.我唾你一脸狗屎!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gmail.com

人类的社会仿生学(转载)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虽然看上去复杂纷纭,光怪陆离,但若仔细分析一下,却也无非是由三大因素连结起来的,那就是地域观念、群体意识和等级制度。

  形成人类社会基本特点之一的地域观念也并不是人类自己的发明创造,动物世界早已存在地域观念,大到麝牛,小到旅鼠,从天上飞的鸟到地上跑的狐狸,其实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只不过,它们的边界并不是靠重兵去把守,而是靠自己去维护。如果有同类来侵犯,照样会引起一场战争,虽然没有炮火连天,刀光剑影,却也会打得难解难分,直到有一方认输为止。当然,它们的边界并没有国界那样威严和明显,却也是清清楚楚存在着的。狐狸和狼群通常都是用撒尿来圈定自己的边界,而北极麝牛则把自己具有浓味的分泌物涂在草上来标明自己的势力范围。旅鼠的活动范围比较小,但也有明确的地域观念,除了大迁移之外,平时从不超出自己的活动范围去觅食。

  群体意识则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大特点。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国界也就不复存在了,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但若真如此,则人类社会也就不复今日之繁荣,因为人类社会最辉煌的业绩和最伟大的成就都是要靠相当大的群体才能完成的,光靠单人独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这种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本来是人类精神中极具光辉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却也变成了极其可怕的东西,因为群体间的相互仇视、怨恨和敌对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悲剧。

  许多动物都有着非常强烈的群体意识,小到蚂蚁、蜜蜂,大到大象、鲸,都过着组织严密的集体生活。如北极驯鹿就深知群体之重要,因为只有组成大群才足以给天敌以威慑,一旦分散,就易被狼群所吞食。同样,北极狼也过着彼此配合默契的群体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捕获到足够的猎物。麝牛也是如此,从不单独行动,总是三五只或十几只成一群,一旦狼群来犯,则就围成圆阵,怒目而视,将弱小包在其中,常能使凶恶的敌人望而生畏,无计可施。鲸虽然活动的范围极大,但也总是集体行动,边走边唱,彼此保持紧密的联系。鸟类就更是如此,例如北极燕鸥,常常组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不管是狐狸还是狗熊,只要胆敢来犯,则群起而攻之。因此,即使剽悍的北极熊,看到这样的阵势,也得三思而后行。但与人类社会不同,动物的群体很少导致彼此间的严重对抗,即使偶有发生,也往往点到为止,只要一方认输,冲突便告结束,从不穷追猛打,赶尽杀绝。只有蚂蚁是例外,它们之间的战争往往能造成大量伤亡,乃至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群体意识也并不是人类社会所独有,动物世界中向来就是如此。当然,也不能说,人类的群体意识是从生物那里学来的,因为人类本来就是从动物演化而来的,早在成为人类之前,例如猴子和类人猿之类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与其说是仿生学,还不如说是从动物那里带来的。

人类社会的第三个特征是集团内的等级制度,从国王到平民,从元帅到士兵,从总统到大臣,等级森严,构成了人类社会一种固定的模式。人们虽大叫着自主、平等、博爱,但却无法掩盖社会上的明显差别,尽管看上去有点不大合理,却也是社会生存所必须,如果一下取消了所有差别,天下恐怕就会大乱,陷入可怕的无政府状态,人类社会就将难以维持。

  在北极,具有明显等级制度的动物则是狼群。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狼群实际上是一个父系氏族,每一群体都是以一头最强壮的雄狼为首领,不仅负责组织和指挥打猎,而且也独占着与雌狼交配的权利。每打到猎物之后,先由它来享用,接着是它所钟爱的雌狼,然后是哺育幼仔的雌狼和小狼,最后才轮到其他的雄狼和雌狼。然而,首领的地位是不稳固的,更不是终身制,而是经常受到自认为是足以强大的其他雄狼的挑战,当然不是通过选举,而是实际的较量,一旦被打败,则不仅它自己,而且连它在位时所钟爱的雌狼也都降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往往是孤苦伶仃,直到死去。由此可见,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权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失去了权力,也便失去了一切。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gmail.com

一个绝望彷徨中的研究生自白:我的大学(学术生涯篇)

作者:李继宏 | 2003年07月28日 17:50 | 原始出处: 世纪沙龙
【内容提要】:
相比其他一些朋友和同学,我常常觉得自卑。现在回头看来,大学四年,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大约用去了一年半,玩乐用去约摸一年,剩下专心读书的时间恐怕只有几个月。直到大二,我的愿望还是当个诗人,从图书馆借出来的书不是小说,就是《鸥北诗话》、《卞孝萱年谱》之类和专业无关的书籍。前些天看到北大哲学系李俊兄写的回忆录,发现很多他中学甚至小学就看过的名著,我至今仍只是知道名字而已,不由十分羞惭。像我这样从乡下来的孩子,父母都是文革中被鄙视的黑五类,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前半生逃亡在外,当然没有知识来指导我看书。我又不像李俊兄那样天生好学,平时的日子多半和一帮调皮的乡下孩子逃课去捏泥人,或者甚至到山上偷摘水果解馋,根本没有什么去书店看书的念头。后来算是喜欢看书了,看的也多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红楼梦》、《西游记》等至今尚未看完。像我这样不像杨昂兄那样出身世家,也不像李俊兄那样天生聪明,喜欢上学术,或者说喜欢上读书,纯粹是意外后果;也许正是"第三条道路"吧。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社会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是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那个学期我上了大学里面最重要的两门课:蔡禾老师开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王宁老师的《消费社会学》。蔡禾老师当时是系主任,又带着几个博士和硕士,但就是这样忙,他给我们上课还是非常认真。他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掌握十分出色,课也讲得清楚动听,正是在他的课堂上,我才对社会学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王宁老师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博士,讲课从来不看课本,一个人在讲台上来回走动,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前沿的东西。这两个老师共同的长处不仅在于学问好,而且对学生也非常好,对学生的提问总是很谦虚,用一种探讨的口气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
必须承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好的老师通常会给学生指出一条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道路,一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生活方式。至少蔡老师和王老师对我的影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试着写一些调查报告。
那个学期开学之前的寒假,我们家乡,也就是潮汕地区正开始流行外围彩,一种非法赌博活动。很不幸,我父亲也陷进去了。因为母亲和我们兄弟几个都反对,家里日子过得很惨淡。尤其是母亲的痛心让我十分难受,然而我无能为力,在说服父亲的努力失败之后。我原谅父亲,对一个因为文革遭受到的非人待遇而贫穷了一辈子的中年人来说,这是他所能看到的赚钱的捷径;而且,他参与也无非是为了让我那多病的母亲不再因为穷困而不敢去医院,让我们兄弟能穿上几件跟得上人的衣服。我的无能为力持续两个多月,直到对涂尔干有所了解之后。
那时我的社会学观仍是科学主义的,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以对它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我想,既然我没有能力说服我父亲,就试图认识外围彩的本质吧,兴许可以帮助政府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也就间接解决了我的家庭问题。于是在3月份间,花了一些时间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写出来之后,分别拿给蔡老师和王老师看。蔡老师悉心看了之后,赞扬了一通,并指出了一些要修改和注意的地方。王老师也一样给予我很多鼓励和帮助,还建议我投送有关刊物,说是够水平发表。我那时受宠若惊,特别是蔡老师在课堂上当众表扬我之后。于是我听取了两位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了那篇文章,投到了学校学报,并寄送了一份到广东省政府。
很快就收到了广东省信访办公厅的回信,信中对我表示了一番感谢和赞扬,我信心又增加了一些。这期间开始阅读一些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包括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并开始去系里资料室阅读几种英文的专业期刊,如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和International
Sociology。对社会学的了解越多,也就越喜欢这个学科。正是在那个时候,我萌生了以后要当一个大学教授的愿望。
然而我很快就遭受到学术路上的第一次打击。那篇文章送到学报之后,学报的编辑按照惯例交给我们系的王宁老师(也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至于匿名评审则完全是唬人的),一方面文章是事先得到王老师认可才投稿的,另一方面王老师也存了提携我的心愿,所以专家评审这一关很快就过了。那个暑假没回家,留在广州做兼职。有一天到系里去看有没有信件,碰到副系主任李伟民老师,他问我是不是投稿给学报了,并说学报也把稿件送给他评审,他觉得我写得很好,通过了,说是很快会发。我听了很高兴,我四哥那时住在我宿舍,一起去吃了冰淇淋以示庆祝。接下来的日子精神焕发,毕竟,能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本科生还是很少的,何况当时我还小,看了中大学报的宣传口号,什么核心期刊,双十佳的,以为就更加厉害了。暑假剩下的日子除了帮中大出版社校对书稿,陪四哥在广州走走,上网聊天和玩游戏,居然也开始看一些比较高深的书来,比如《超验现象学和欧洲科学危机》。后来倪梁康老师和夏可君老师在和我的谈话中得知我看的第一本现象学著作竟然是这个,都觉得不可思议。
很快就开学了,但等到学报第五期出来,我还没看到自己的文章。失望之余,亲自跑到一教后面的学报编辑部去问,赵洪艳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稿件被撤下来了,原因是什么终究没说。我向来比较有礼貌,看她尴尬的样子,心中觉得很是过不去,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并道歉说打扰了,退了出来。上面已经说过,我心智鲁钝,至今仍想不出学报为什么要退我的稿件,只是猜测有可能因为我是本科生,他们觉得不够资格在那号称南方第一高校的学报上发文章罢。如果这次打击早了几个月,也许我就放弃了,不那么喜欢看书。然而那个时候我对专业已经上了瘾,正读得津津有味,很快也就置诸脑后,继续在做兼职和玩乐之余痴迷于看专业书籍,和一些哲学著作。
如果说大二下学期使我找到进入社会学的道路,那么,大三上学期我才开始了真正的朝圣之行。那个学期也有两门课对我来说很重要,李文波老师的《经济社会学》和刘林平老师的《组织社会学》。李文波老师是个年轻的女老师,班里的女同学都说保养很好,养颜有术;但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学生非常好,现在想起毕业前为了我的毕业论文,她请我吃饭的情景,心里总是禁不住黯然。她的课堂最大特点就是开放,给学生很多讨论的机会。我们班的同学发言都比较活跃,对经济社会学的了解也就比较深。讲到"新经济社会学"的时候,这在美国是非常热门的分支,国外学术杂志上很多相关的文章。我因为看得多了,发言中引用了一些,李文波老师居然对我另眼相看起来,让我去参加她给我们系研究生上的课。那次课上我做了发言,师兄师姐都很宽容,对我表示赞赏。这些都给我莫大的鼓励。
刘林平老师性情直率,脾气也暴躁,上课的规矩很多,比如不能迟到,不能说话。曾经有个女同学迟到了3分钟,想进课室的时候被他赶出去。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也喜欢学生和他争辩。我上课常常因为发言和他争吵得面红耳赤,下课继续讨论的时候就温和多了。他布置课程论文的时候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十分严格,事实上我们班的同学上刘老师的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并且养成了杜绝剽窃抄袭的好习惯。有一天晚上10点多,我忽然接到刘老师的电话,让我去他家一趟,口气好像很紧急。我借了同学的单车向飞奔西区过去,路上担心他家是不是有了什么问题。谁知一进门,他提着一袋苹果对我说:"这是某某同学刚才提来的,他走的时候我忘了还给他了,你拿回去给他吧。"令我更吃惊的话还在后头,他拿起一个苹果对我说:"刚才我女儿不知道,吃了一个,我另外买了一个还他,你记得告诉他。"我回到宿舍跟同学一说,他们都当场厥倒。但正是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学者的耿介。
有天上组织社会学,有个女同学说在网上看到我写的论文,关于拜神消费的,我吃了一惊。回到宿舍用google搜索,发现原来消费社会学的课程作业被收到中国学术城去了。那篇作业是我写的第三篇学术论文(第二篇是述评《文明的进程》的,后来发表在世纪中国),王宁老师很满意,几个朋友也很认可。我自己贴在西祠胡同的"社会学天地"上,没想到会被收录到中国学术城里面。当时我还没去过那个网站,也不认识我的朋友徐晓宏,更不知道是他在主持,只是看了里面的文章之后,觉得有点高兴。因为在同一个栏目里面我看到了李猛老师的文章,我的文章能和他的文章放在一起当然非常值得骄傲,后来又发现其他文章也多是一些国内的教授或者知名学者写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报退稿给我造成的伤害。
差不多同时,我因为去上过研究生的课,并且发言了,王宁老师的研究生陈胜开始和我熟悉起来。我们经常结伴去王老师家请教一些问题。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见到王老师家里从英国带回来的很多书籍,当即垂涎三尺。借了一本Soci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Martin
Hollis写的,那是我看的第一本英文专著。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兴趣开始转向了社会理论。我如饥似渴地将那本书反复看了两遍,班里有些同学开始觉得我很厉害起来,竟然看英文书(因为我们的专业英语要等到大三下学期才上)。既能学到东西,又能让人觉得自己很厉害,确实是件美好的事。于是看完这本书之后,开始到系里资料室借英文书,把那些著名的作品,如Weber的Economy
and Society,Durkheim的Suicide等都借出来。王老师家有些晚近的名著,如Giddens的,Bourdieu的,Habermas的,基本都被我借过。这段日子是我进步最快的时候。
当时是2001年,我们系庆20周年,我被分配主编我们系的学生刊物《社会风》系庆特辑,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激励。期末的时候写学期论文,我花很多时间写了《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的初稿,写完之后刘林平老师和李文波老师又是表扬又是指正,弄得我有些飘飘然起来。经过他们和王宁老师的指点之后,我终于定稿了。交作业那天有几个女同学看到了,都说我很厉害。我一时夸下海口,说这篇文章可以发《社会学研究》,有人随声附和,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当然,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这篇文章真在《社会学研究》上发出来也是将近两年之后的事,那时谁也没料到;但这是我的能力的证明,让我更有信心。
系庆之后不久,我们系的原系主任何肇发老师去世了。我们班的学生和何老师关系特别好,经常轮换到他家照顾他和他夫人莫老师。何老师一向对我青眼有加,时常和我说起往事,他游历国外的见闻,学术上的见解,中国重建社会学过程中一些不为外人所知道的内情,对时事的看法,等等。说到建系之初,中大社会学的特色定在社区研究上,现在系里得力的老师都不做这个了,他就很是难过。当时为了安慰他,我说以后我们这些学生会研究这个方向的,他很高兴,并借了我一本New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Community。可惜我后来的兴趣转向了社会理论,从未对社区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何老师的去世对我触动很大,因为他那时在我心中代表了一个学者的一生。
那年寒假,我去了北京上新东方的GRE班。回头想来,那是我刻下这种漂泊状态的开端。几乎是在我喜欢上社会学的同时,我就想到美国去留学,去上GRE班,表面上看起来是我做了要去留学的决定,其实在我心中那是将我一生投身于学术的决定。疏懒如我,在新东方也学不到什么,倒是和同住的好友陆迎春好好地感受了一趟北京。不过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几个朋友。到北京之前,因了我师妹吴玲的关系,我在北大的未名BBS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在中科院半导体所的澜清兄,北大社会学系的樊志兄和孙飞宇兄。他们都对社会学或者人类学有浓厚的兴趣,平时在网上灌水聊天和很谈得来。我去北京是澜清兄接待的,抵京次日,我们四个人一起吃饭,交换了很多对学术的看法。我不知道那些去麦加朝圣的穆斯林教徒遇到同伴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我那天晚上,在一家蜀菜馆里,强烈地感受到被认同的满足和共鸣的快乐。这对我日后坚持看书写文章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网络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在中山大学这样一个外人看起来商业气氛比较浓厚的高校,怎么会养成对学术的这种嗜好和执着。我想,尽管我敬爱的母校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老师,有很多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者,但网络容许的交往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无需否认,除了大三下学期在读书小组的时间里,我是孤独的;没有同学和我讨论学术问题。但网络给我提供了可能,主要的阵地是中山大学的逸仙时空、北京大学的未名空间和西祠胡同的"社会学天地"。未名空间使我认识了很多在北京的朋友,他们都非常优秀,对学术有近乎信仰的执着,而且,他们乐于和我讨论,并给予我帮助。比如澜清兄曾多次帮我复印资料,李康老师(也是在未名上灌水才认识的)悉心指导我写的论文等。后来,我在广州的朋友(杨昂兄和郑立跃兄)去了北京,我们也主要通过未名相互联系。我当过逸仙时空的社会学版版主,在上面认识的朋友主要是杨昂兄和陈畅兄。杨昂兄当时在法律系读研,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研三了。有次他在社会学版上问了一个有关韦伯的问题,我就自己有限的所知回答了,后来就因此结交,变成很好的朋友,不止是学术上,生活上也是。陈畅兄是哲学系的研究生,因为我大二暑假看完胡塞尔那本《超验现象学和欧洲科学危机》之后写了一点读书笔记贴在逸仙时空的哲学版上,被他看到了,开始留意我,后来也就成了好朋友。西祠胡同则是师妹吴玲介绍我去的,在那里认识了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蒋超兄和姚俊兄。蒋兄去年到广州开会时曾顺便看望了我,而我前几天去南京,也蒙姚兄做东招待。
大三下学期是我大学中最充实的一段日子了。那时我在网上和陈畅兄商量弄个读书小组,他很是同意,于是行动起来。最初确定的成员有哲学系的夏可君老师、王建光兄、陈畅兄、杨昂兄、陈胜师兄、我的同学韦莹和我自己;还邀请了王宁老师当指导。后来陈胜师兄因为忙,对社会理论也没多大兴趣,就退出了;王老师则要去珠海校区上课,我们怕他太累,所以后来也没敢请他。杨昂兄当时已经研三,考上了人民大学的博士,有很多事情忙,时去时不去的。这样一来,读书小组最终只剩下5个人。"理想社会"的主题是我提出来的,夏老师也同意,所以文本的选择就确定为《理想国》等。夏老师给小组起了个有学问的名字,叫NC小组,也就是nocturnal
committee。小组持续了一个学期,读完了《理想国》和《法律篇》的一半。在这期间学到的对文本的投入和夏老师只认知识不认权威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2002年3月间,接到《广东社会科学》的编辑的email,说是我投的那篇被学报退稿的文章已经通过评审,要刊登出来了。这时学报退稿对我造成的打击才完全恢复过来。大三下学期写了我的第五篇学术论文:《分离与回归:论市场的人格》,后来作为讲稿在哲学系的青年学术论坛上交流。虽然参加的只有几个熟悉的老师和朋友,但无疑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这篇文章后来也发表在世纪中国上。期末的时候,写了城市社会学的课程论文:《城乡心理与生活世界:从齐美尔到舒茨》,这篇文章先是发表在《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上,后来又发表在《人文杂志》上。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自己真正进了社会学的门,但仅仅是入门而已,要走的路还很长。
大四是在繁忙和焦虑中度过的,几乎没看什么书。那时一边在《南方周末》里面兼着做一些城市版的编辑工作,一边准备申请材料。10月底申请材料寄出之后,又忙着和国外的老师联系,之后便一直处于对不确定的恐惧之中。这个过程认识了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读书的李猛老师。李猛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他在email中对我的安慰和开导让我非常感激,对社会学的爱好又执着很多。当时我在个人陈述中写到,从事社会学研究对我来说不是一种profession,而是calling。时至今日,我仍认为这是我的心声。今年春节,李康老师回老家,他是我的老乡;约我到他家见面。我和四哥一起去了李康老师家,相谈甚欢。他指出我以往一些文风的毛病,也给我的毕业论文提了很好的意见。
由于某些原因,我在今年2月底陆续收到UIUC、Wisconsin-Madison、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拒信,留美一路已绝,一年多的期待顿成泡影,对我的打击尤其大。构思了很久的毕业论文也迟迟未能动笔,直到3月份,时间已经很紧逼才开始。那时我总算勉强压制住心中的落寞和烦躁,在系里的英文资料室中查找文献。那段日子恐怕是我这辈子最后的幸福时光了,一个人对着满满两屋子书,安安静静地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回望这几年的历程,我对生命的混沌感到无比敬畏,对学术的崇高感到无比敬畏。如今,我成为一个圈子外的学术游魂,寂寞而无助地怀念着过去的幸福。当我想看书已经没有那份心情,当我想写论文已经找不到资料,当我想查文献已经用不上相关数据库,我没有成为一个犬儒主义者,而是深深佩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那些我曾经苦苦追求的,眼前全成了我痛苦的根源:如果我没有看过那些书,如果我没有写过那些文章,如果我没有得到那些期许,如果我没有那些抱负,那么,我也许可以安心在天河区委宣传部当一个无忧无虑的职员,或者在《东方早报》当个有说有笑的文化记者。可是我心里存了那么一个信念,存了那么一种追求,执着的人是悲哀的罢!想起杨昂兄曾经用过的一个签名档:我恨我痴心,脆弱而执着。人生么,总是这样吊诡和无奈!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2003届毕业生李继宏于2003/7/27凌晨0点42分,绝望彷徨中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gmail.com

今年公费名额有多少?(2006北大社会学)

标题: 今年公费名额有多少?

tenorwu
哪位知道确切数字?如果按招生简章上算,只有几个,太少了
2006-3-4 20:53 #1

yanmonkey
是啊,看来只能去深圳了.
你多少啊?同去深圳吧,呵呵
2006-3-4 23:10 #2

小不点
复试线是多少??今年报考的有多少人,一共找多少人呀?
2006-3-4 23:19 #3

tenorwu
能留北京还是更好一些,但愿今年公费名额不要少太多。往年是不是都是14个?本来也不多了,再减名额不像话了昂
2006-3-5 10:19 #4

hjhjhj1984
去年好像公费是12个吧
听说的,不确定
2006-3-5 11:50 #5

tenorwu
去年是14个,没错的。
2006-3-5 20:12 #6

tenorwu
刚才在2006招生咨询记录里查到的,看来没变
问题: 请问社会学专业老师
内容: 今年社会学专业除保送名额外还有多少招生名额
回答: 社会学专业除了推荐免试外计划内名额为14人。计划外为40人
内容: 社会学专业除了推荐免试外计划内名额为14人。计划外为40人
2006-3-6 01:07 #7

hjhjhj1984
这么说要招54人了?可是免试推荐的有19人
这样总共就有73人,可是招生简章上说招64人啊
能否解释一下,谢谢
2006-3-6 10:12 #8

tenorwu
今天去系里问了一下,得到的答复很让人郁闷:"今年跟往年不一样,有可能多,有可能少",呵呵。
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先抓紧看书了。下周应该会出复试名单了。
2006-3-6 20:38 #9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gmail.com

名校硕士复试经验谈--北大艺术系

特别推荐:2006年考研成绩查询、调剂复试专题 【快来报分>>】【调剂信息发布】

复试分为专业课复试和英语复试,英语复试为全校各专业统一进行,内容是听力,和往年的考研英语听力难度相当。专业复试是由各院系各自进行安排。

1、收到复试通知之后,你需要写一份个人陈述,谈谈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以及相关研究经验及研究兴趣和职业理想。

这份个人陈述一定要认真准备,不能瞎掰,因为面试中会有一到两个问题是问及个人陈述中的内容。

2、面试一般的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首先自我介绍,然后接受个老师拷问:(一般有几个面试老师问几道题,一人一道,利益均沾,呵呵。当然也有个别情况会追加一两道题,比如你表现得特别好,老师爱不释"问",或者你表现得特变差,老师于心不忍。问题如前所述会有一两道和你的个人陈述和自我介绍有关。剩下的题就很难说了,这个范围太广了,我的感觉老师是灵光一闪就问了。今年电影学还问出了
"为什么《卧虎藏龙》里打斗的一场戏要在竹林里拍"这样让人出汗的问题。好在这种问题也比较好答,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其实说到底,面试时答题的对错都在其次,老师主要看你所表现出的一些个人素质,诸如谦虚,诚恳,创造性等等。

3、面试之后会有一个笔试。出几道题,诸如谈谈某位导演的艺术风格,或者那个画派的主要特点之类。总之是那种不需要死记硬背,完全看平时积累的发挥题。其实很多人都说,面试之后的笔试是一个过场而已,认真对待就是了。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gmail.com

北京大学关于2006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与有关事项的通告

研 究 生 招 生 办 公 室

=====================================

关于2006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与有关事项的通告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北京大学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现将2006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与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工作

1、 复试和录取的规则及复试基本分数线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拟定。

2、各学院(系、所、中心)成立复试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复试与录取工作。

3、各学院(系、所、中心)组成若干专家复试组进行复试。

二、复试基本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按照统考生、单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制订复试基本分数线。考生能否进入复试还须达到各院系按差额复试的比例所规定的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复试基本分数线如下:

1、统考:

考试科目

学科门类

外语

政治

数学

专业课

总分

哲学(01)

55

55

90

90

340

经济学(02)

60

60

90

90

365

法学(03)

55

55

90

90

340

教育学(04)

55

55

90

90

340

文学(05)

55

55

90

90

345

历史学(06)

55

55

90

90

330

理学(07)

50

50

90

90

325

工学(08)

55

55

90

90

345

管理学(12)

60

60

90

90

365

2、 单考(含"强军计划"):

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3、工商管理硕士联考:

A线:二门联考(英语、综合能力)总分不低于207分,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5分,综合能力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符合A线考生全部具有复试资格。

B线:二门联考(英语、综合能力)总分不低于195分,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综合能力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符合B线考生,经光华管理学院MBA指导委员会集体讨论后择优给予复试机会。另外,考分符合B线,且GMAT成绩不低于620分的考生可获得复试机会。

4、法律专业硕士联考:

联考总分不低于354分,政治不低于55分,英语不低于55分,专业基础课不低于90分,综合课不低于90分。

5、软件工程硕士:

1)双证(授予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①报考北京大学理工科院系的考生,外语、政治不低于50分,数学与专业课不低于90分,总分达到310分以上。

②报考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考生(需具有数学考试成绩),按照相关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外语、政治下降5分,数学与专业课不低于90分,总分下降15分。

2)单证(授予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证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报考全国重点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分数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复试分数线。

6、少数民族考生政策:

根据教育部关于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对于现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已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其复试基本分数线中单科降低5分,总成绩降低20分。

三、复试的具体要求

1、复试将于2006年3月中下旬进行。我校对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由各院系根据考生网报时提供的本人通信地址寄发复试通知书,如果地址发生变化,请考生直接与院系联系。考生复试时需携带复试通知书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2、复试阶段除部分院系将加试专业课笔试外,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3、实行差额复试。具体比例由各学院(系、所、中心)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生源状况确定。

4、在复试阶段将进行外语听力考试和MBA考生的政治科目考试。考试时间为3月26日上午。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将于3月21日在研究生院主页及研究生教育招生网上公布,请届时查询。

5、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书后应按要求提交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章)、个人陈述(在研究生招生主页下载)、科研成果等以供专家复试组参考。

6、各学院(系、所、中心)的复试规则和拟复试名单经批准后公布。

四、资格审查

1、各学院(系、所、中心)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2、复试考生须提交报名登记表(登录北大研究生教育招生网http://admission.pku.edu.cn打印《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影印件(仅限往届生)或学生证。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供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且署名前2位)。

3、推荐免试生无须参加复试,但要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者方可被录取,未通过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由学生所在学校本科教务部门按本科学籍管理规定办理相应手续。资格复审的主要内容是:

1)、须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或实习)的学分要求;

2)、毕业论文或实习成绩应在"良"以上;

3)、在取得推荐免试初取资格后,本科必修、限选及公选课程不得出现不及格;

4)、自取得初取资格至资格复审之日未受过任何处分;

五、录取

1、考生能否录取及录取类别的确定,以考生的加权总成绩名次为准。

2、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能录取。

3、各学院(系、所、中心)经批准后公布拟录取名单。

六、调剂录取

1、教育部将于4月初公布全国复试分数线。对于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复试分数线和基本要求的考生,可持其它院校研招办开具的正式调剂接收函办理有关转档手续。

2、未达到统考、MB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全国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和参加单独考试考生的报考材料不能转寄其他院校。

七、体检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由校医院组织。体检合格者方可注册,取得学籍,不合格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经研究生院审批同意后,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期满体检仍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新生住宿

2006年我校继续实行住宿收费制。

凡属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或自筹资金招收的研究生,其住宿均由学生本人或其原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学校不提供住房,且必须在复试时签定相应的住宿协议。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06年3月10日

forcode.51.net/blog用ie打不开,但是firefox可以

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一直用firefox调试网站,
所以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今天尝试用IE,结果一直无法打开,
不知道是否有人可以打开?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 gmail.com

我的股票成交纪录

宿舍一广东哥们每天看股票,
弄得我也心痒痒,
今天从箱子底下翻出04年办理的证券账户,
居然都还在,从郑州到北京,
一切居然都还在,
下载了交易软件,
还能正常登陆,
真是有点高兴,
还可以查看到我以前的所有交易记录。
我以前的交易基本上是失败的,
除了最初的招商银行赚了80多块钱,
只有只盯一只股票:600050(中国联通),
然后,我就跟着这支股票一路滑行。
从5.08一直滑行到3.00,
呵呵,真是愚蠢。
心里还是有点痒,
不过手头没有多少闲钱可以支配了。
也许过几天去存点钱到资金账户??
看情况了,
最近几天也没有作复试准备,
一天到晚上网,真是该死。
明天要看书了。
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

--
"奇思妙想"http://www.forcode.net
rss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邮件联系我:woodphone@ 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