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想看的


forcode看过的


新技术
新趋势
奇思妙想
科学探索
科幻奇幻
资料搜集
网络研究
统计定量
社会学研究
书摘读后感
数码网络
软件评测
数据指标
实用信息
有趣的东西
房地产
网络赚钱
投资创业
新闻评论
网站经营
电影八卦
美景美人
人物朋友
情感回忆梦
forcode生活

2006-12-13

创意产业: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近年来,一股崇尚个人创造力、才华和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被称为"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 Industry,Creative Economy)的理念正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界、经济界蔓延、发酵。

布莱尔1997年当选英国首相后所做的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该工作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 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伦敦已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市长肯·利文斯通更是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今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新英格兰地区2001年 6月也提出《创意经济计划:新英格兰创意经济投资蓝皮书》。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又在 2002年9月全面规划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称要树立"新亚洲创意中心"的声誉,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一个全 球的媒体中心"。我国香港也在2002年9月推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了香港创意产业的现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政府也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和规划。

更令人吃惊的是,创意产业不单单承载着经济未来的腾飞,就是现在,它已经在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在英国,2000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 50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年增长率是其他产业的3倍,达到9%;提供岗位115万个,占总就业人数的4.1%。在澳大利亚,1999年创 意产业已占GDP的3.3%,就业人数34.5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7%。在新西兰,创意产业占GDP的3.1%,总就业人数的3.6%。在新加坡, 创意产业占GDP的比例在2.8%至3.2%之间,提供岗位7.2万个。在我国香港,创意产业占GDP的2%,服务出口总金额的3.1%,总就业人数的 3.7%。在美国,虽然联邦政府没有正式提出过"创意产业"这个名词,但是有一个异曲同工的"版权产业"却可说是根深叶茂,如电影、媒体、出版、广告、设 计等,不仅已是美国经济中成长最快的顶梁柱,而且也源源不断地输向别的国家和地区。

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将越来越重要,所有经济和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创意属性"将越来越增强。而在现代信息革 命的推动下,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出现正成为文化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以文化为主体的内容工业将成为新经济的核心,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工业将成为经 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

创意是思想活动的结晶,"创意经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被理解为是一种思想的交易,而"创意产业"就是将人们的思想转化为产品并进行买卖,其中知识产权则成为核心资产。

虽然有些创意产业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被重新认识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意产业理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渐进转化,知识作为最具活力、最具价值创造力、最具可持续的生产要素已经被广泛认同。

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前人经验的积累,二是来自后人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再创造。文化产品作为知识的一个典型部分,是知识中最具创造力和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而创意是比文化更宽泛的那部分知识和知识应用,原创性和增值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在以知识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关键生产要素的经济时代,以创造力、才华、技能为基质,以文化产品为主要载体的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生力军,同时也 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源泉。无论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产品都是一种文化创造力的外在表现,具有人文和创造双重精神,同时又能满足个性化情感体验需 要。

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与定义之后,很快将文化的各个产业纳入知识经济领域之中。随着"知识经济"理论与实践 的不断升华与深入,文化的经济驱动力在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令人关注。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工业,甚至被经济界的专家学 者视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动力。

创意产业是都市型产业的灵魂

世界几个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和最发达的地区,如纽约、伦敦、东京,以及新加坡、香港等。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地区的创意产业如此发达?或者说大都市和创意产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首先,大都市内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为竞争对手所知晓和模仿,要想始终领先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创造力是无法模仿的,基于创造力的创意产业正是符合大都市竞争激烈的这种特性。

其次,大都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力成本高,和农村、小城镇相比不具备成本优势。城市真正的优势在于人,集中了各种有创造力、有才华的人,城市就是一个庞大的 创造力的聚宝盆。创意产业作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是大城市真正拥有的比较优势,也是大城市真正的综合竞争力的精髓所在,因此创意产业必将 成为都市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

应如何发展创意产业

1.政府应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全面规划其发展战略

创意产业除了具有提供就业、创造财富、生产供国内外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带动整体消费增长的作用外,而且还可以促进城市形象、促进社会团结,并向外输出文化 影响力(如迪士尼和好莱坞),因此成为各国(地区)政府强烈推行的战略产业之一,并且政府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如英国政府专门成立"创意产业特 别工作组"来规划和指导产业的发展,新加坡也成立了"创意行业工作小组";其他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等也都由政府机构不断跟踪 和规划创意产业;而美国政府只要和别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关于电影产品和音乐产品的贸易协议必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加拿大和欧洲的文化保护政策,毫无 例外都以扶持本土的文化产品和壮大当地的文化产业为己任;韩国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后,提出了将电影电视产业和游戏产业作为国家产业来发展,才有了文化"韩 流"在亚洲的风靡一时。

2.从源头入手,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创作和设计人才,更需要的是加强所有国民的艺术和文化修养,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渗透着创造力的火花。新加坡就提出在全体 国民中培育创意能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将设计、媒体、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在新加坡著名的大学中设立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加强和领域中顶尖学 校的合作;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互相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等等。

3.营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对创意产业来讲,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产品的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在社会中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

除了在法律上进行保障外,政府还应该积极刺激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政府带头使用优秀的创意作品,在公众场合和公 众节日积极采用艺术和文化作品来装扮和设计;实施"创意社区"计划,通过将艺术、文化、设计、商业、技术等整合进社区的发展计划,来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激 情;设立媒体城,将高增值的媒体制作公司和有关的科研行业集中在一个地方,以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此外,还有创造更多的图书馆空间、建设现代和当代艺术博 物馆、筹建新加坡艺术双年展等等。

4.提供适当的政策扶持

由于国内的创意产业还非常弱小,如果要进行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给予一定的"拔苗助长"式的政策扶持,如税收的优惠、帮助筹建相应的发展基金等等。新加坡就 采用了诸如实施吸引媒体投资的税收优惠条款、建立内容开发基金、实施国家的营销和品牌战略、吸引海外媒体金融公司和风险基金投资新加坡以及吸引国际设计公 司和设计活动进入新加坡等措施。

政府还应该积极为创意产业拓展海外市场。香港的贸发局就经常在国外举办有关的推广活动,如"康城香港电影巡礼2002""香港时装节""香港信息基建博览"及"香港国际影视展"等等。

祝碧衡 杨荣斌 陈超/文 中国文化报2003-4-2

数字地球的理论模型现在有什么新的发展?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6-4-2 20:09
除了自组织、自相似、自相关之外的
提问者: xbtbbt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关于数字地球的推出已经没有什么好猜测的。数字地球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说一个方向。它已经是国际上 在实实在在实施的一个工程。澳大利亚是准备在2000年实现数字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都在启动这个东西。美国是以公司,已经行动了。比尔.盖茨已经有两个 重大行动。一个是他推出了全球的DEM的数据库,而且已赚了大钱。第二个是他和宝马公司宣布开发汽车的导航系统,把汽车导航和移动office结合在一块 儿,真正实现一个"天网"---就是把卫星这一套和地面的因特网结合在一起,然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实施上网这样一种移动办公室。美国之所 以这么做,上午大家都讨论的很清楚了。那么,我们中国怎么做?我们应该怎样搞我们自己的数字地球计划(或者说数字地球科学工程)?上午崔老师讲得非常清 楚。针对这个,我们提出的是一个DNG工程。DNG就是数字文秘仪。围绕这个,我们已经设计了七个项目。

第一个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与宏观调控决策支撑问题;第二个是生态农业设计与模拟试验,这是面向国家216工程设计的;等等。已经设计到Dian 78号工程。更重要的一项是我们正在进展的国家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攻关。得益于这个攻关项目,有很多深刻的体会,因此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想法,就 是面向Internet和GIS的解决方案,即Web GIS和Sobsics。就是一个不断引进的软件系列。总的来说,我们是在深刻反思GIS发展30年走过的基本历程和许多的经验教训。我们用这张图来表达 这些想法。

GIS在60年代发展初期时,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张图放到计算机里去,所以是一个mapin,一个地图数字化。到了一定的阶段,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是 构模和系统仿真到了比较级阶段,也就是现阶段,90年代,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是决策支持。更进一步的就是所谓的Super GIS虚拟现实。换句话说,数字地球应该是一个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虚拟现实。囊括所有这些方方面面的一个领域。因此,我们认 为,中国的数字地球首先应该是提出一个理论框架。我们从时间轴上来讲,GIS的发展,从这一步走到DNS,整整30年。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没有理论,完全是由于搞地图数字化以后,给用户分布版块的这样滚动式的,由这个技术的需求来不断地往前发展。

数字地球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在理论指导下的、市场驱动下进行开发过程。缩短30年的历程。我们是不是能够从数字化、到构模、到系统仿 真、到虚拟现实用3-5年的时间攻下来?这就是我们提出数字地球这个项目的背景。我们的目标,一个是建立全球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第二个是建立可持续性发 展信息网络与宏观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第三是要能够实施DENG工程。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建设。是全社会、全球来共建一个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区域空间信息 基础设施和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把这三个部分抽象一下,它的核心技术是Web GIS、Sup GIS和Sobsics这样一个不断演进的系统平台。

这个系统的框架是复杂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分布性的、异构的、多元的数据,软件、硬件这么复杂的开放的计算机系统。如何能够统一起来?我们经历了一个 由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的这样一个系统思考,最后我们抽象出来,认为就这么三个东西:一、国家信息交换中心,这个相当于Net Center包括现在微软和Netscape,他们已经放弃了对浏览器的资助,集中到Net Center这个中心,好比我们的股票交易市场,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二、地理空间信息库。面对这种分布、异构、多元的数据,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空间框架, 才能够保证把多市场、多元的数据整合起来,进行协同分析、系统仿真,然后实现虚拟现象。三、决策支持模型。这是面向各个业务领域的,专有的模型。我们认 为,就是这么三个内容。

在因特网的支持下,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分三个专题。一、空间信息共享处理技术;二、空间信息传输与压缩技术;三、超媒体GIS技术。换句话说,这些整个 地就构成一个Wand GIS。这个Wand GIS用来支持国家空间信息交换中心的建设,便之能够与各个部、各省、科学院、社会和国际实现一个从广域网到专域网的移动联结。根据我们的深刻体会,首先 要建造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库包括:一、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信息库;二、电子地图信息库,这是与图像相对应的;三、决策支持模型库,DSS,即 各个部门的专有模型。

以前从未见过的这样复杂的一个开放性系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产物。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突破点;第二需要跨专业、跨部门的协调行动;第三是用演化发展策略,从 示范系统做起,从城市和区域做起。逐步研究和开发,最终形式完善的系统。这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基于这种设想,我们做了几个例子。一个是数字化北京,一个是 数字化上海,一个是数字化海南。我们觉得,数字城市是可以囊括数字地球所碰到的所有的技术难点,理论问题和应用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把数字城市作为一个 突破点,对数字城市做了一个完整的设计。从对数字城市的信息模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围绕着数字城市数据交换中心的建设开始的。它的特色是有一个立 体的空间数据仓库,在这个仓库的支持,支持面向个体的信息服务。对北京来说,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政府不可能出几十个亿的钱来支持这个项目。怎么办?没有 钱、又要启动这样的项目,在中国这种国情下应该怎么办?我们首先提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城市的信息模型,然后拎出一个子系统是市场最关心的。

如北京肯定是水资源。我们把水资源拎出来,准备跟市长汇报时就讲: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系统。做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希望它能引起市长的兴趣,来翘动数字 北京这个项目。因为这需要三方投资来进行建设:政府、企业和当地。除了构想,我们已经做了开发,这是一个实例。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信息平台社会化。在这个平 台上,用户不需要任何GIS或遥感知识。他唯一需要的只是他所关心的信息。他只需要挪动鼠标,往他关心的地方一点就行了。一个是选择主题,他所关心的内 容:一个是选择关心的区域。最后查寻,得到结果。这里面就有卫星数据,又有地理数据,还有可以进行设计、实景设计模型实况。另外,还可以进行区域的评价。 换句话说,这就是考核区长、市场和省长的一个工具。因为,他的持续发展状况如何,他的政绩如何,更上层的领导一点,马上就能知道。一个综合评价的指标。实 际上,凡是在一个桌面上能够体现的,我们在一个激览器里面都能体现出来(演示)。

刚才是北京,现在是上海。上海市政府最关心的是紧急事故,我们就围绕紧急事故处理做了这个系统,包括:化学事故、交通事故、火灾、台风、煤气、供水、等 等。对于领域或老百姓,只需要打开浏览器,马上就可以查到他所关心的内容,而且可以查得非常细。这是非常方便的。这是一个无级比例尺管理,他不需要关心什 么比例尺。除了有图形的、空间的、属性的,还有动画的、多媒体的。

刚才我讲的是Web GIS实现的东西现在大家看到的是Sab GIS(继续演示)。WSab GIS与Wat GIS最大的差别是:Sab GIS是把虚拟现实技术与Wat GIS融合起来。首先它要构造一个更为自然的界面。前面毕竟还是需要鼠标等等去挪动,而这个用虚拟构模语言编制的界面。用户就象开着车一样,非常方便。这 个是在六维空间里可以转的。放大、缩小,非常自由。 这样以便达到人与计算机的更为自然的交流,真正实现一种人脑像电脑。这就是虚拟城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数字地球与绿色发展战略这个项目的建议:

一、数字地球模型与动力学系统研究。

专题一、提出一个地球系统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和它的信息模型。即提出数字地球的理论框架。因为今天地球科学的研究已经由静态发展到 了动态,从运动学到了动力学,从钢体到了弹性体和形变体。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研究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然后提出一套全新的地球动力学系统,能够打破传统结构, (从地心、地慢、到地表以及到大气)。从这个计算机模拟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地心到地慢、到地壳,它不是过去的那种概念。

专题二:地球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时空坐标系统的研究。因为数字地球系统与过去的GIS不同。GIS是二维的,说白了就是图像数字化;而现在面对的是 一个球体,一个弹性的形变体。要描述它,它就应该是一个以地心为基础的地球坐标系统,而且它要把现有的各种地球投影变换过去,与数字地球的智能参考几何 体,数字地球的智能多维时空坐标参照系、数字地球的投影智能体系以及数字地球的多维时空数据信息待拟模型。有这样一个框图可以把它概括下来。在这个专题 里,它的创新、它的特点是:围绕着数字地球提出数字地球的数学基础和数字地球的坐标系统。

专题三、地球系统的对象模型与形式化表达。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就是OPen GIS,实际上它干的就是这件事,只不过它没有针对数字地球来提。用这个面向对象的观点,来看地球系统,那么,就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概念世界,地球空间世界 和系统世界。在这个基础上,指导软件的开发,才能实现互操作。

专题四、地球系统信息机理与模型。

数字地球所面临的不再仅仅是表层这一块的,它所面临的是包括三大类:地球物理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理信息,以及由这些信息所包括的各种信息形态,最后落实到数据管理模型。换句话说,这个大专题整个考虑的是数据的组织管理,它构造的是一个数据集成和一个数据网。

二、数字地球模型模拟,即数字地球的计算机实现。

分了六个子专题,囊括了数字地球所要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这里特别解释一下"虚拟地球"。数字地球的学术名字是"虚拟地球",社会名字是数字地球。

(一)数字地球系统模型与数据结构。这实际上是崔老师设计的。是5维,还是4.5维,还稍微有点争议,不过总的来说是多维的,4维以上的。就是X、Y、Z加上时间维,再加上属性,还有加上逻辑维。它应该是一个多维时空模型。

(二)数字地球的智能数据采集仪存贮模型。这是由清华设计与清华一号卫星对应的。包括卫星数据的智能化采集,以及建立一个图像数据库,能够供网上的用户进行快速的浏览查寻的,四维动态查寻密码数据库。

(三)数字地球的空间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包括空间数据。数字图书馆的理论模型及其结构;空间数据数字图书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空间数据的联机分析与它的 发布研究;空间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面向事物的服务研究;空间数据数字图书馆元数数据标本提取研究和空间数据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与此相对应的,美国实际上有 70多个项目建议书,后来选了六个大学来做。这个研究内容就分这样三个层次。换句话说,它就是要能够处理非结构的、多元的数据。图像、声间、文本进来以 后,能够被格式化以后进行统一管理,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方便地进行操作。

(四)数字地球的智能搜索代处理模型。它的核心是在Goationcont。简单的说,就像现在我们想去什么地方,靠诉一个人,一切都托他办理,最后交给你一个结果。

(五)切入式的数字地球对象构件模型。这是其它的基础。即Bo Opgect。

(六)数字地球的虚拟对象共环境。这实际上是整个研究的最亮的一个亮点。因为前面的东西大家都比较熟知,最难的就是怎样把数字地球在非虚拟现实很好的融合 起来,在虚拟环境里能够很好地表达地球系统。简单说,它比过去又埋了一个层次,主要是有多层智能体。是拟人化的智能体,由它来进行各处种复杂的、对自然现 象的模拟。它跨越了过去只能用参数表达的模拟系统,而是给出几个生长源和生长规律就可以模拟。例如,一个核爆炸。它的关键技术,一个是基于多层智能体的虚 拟系统模型理论;一个是面向时空动态多维信息的建模方法研究,一个是多维动态时空信息,可视化理论研究;一个是无级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研究;一个是基于因 特网的虚拟地球系统主体模型。

总的来说它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基于因特网上的虚拟地球一个是基于超级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

三、数字地球的神经系统模型与进化计算模式。

数字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神经网络系统。所以,要重点研究它的神经系统。模型、它的网络行为、它的进化机制。换句话说,第一专题主要是地球科学的内容,第二专题是信息科学的内容,第三专题是生命科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高层次的分析。

我们设计了两大部分专题。第一、第二、第三是以数字地球为工具,研究战略问题。如全球变化,厄尼诺尔现象,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二个是研究地震预报;第三个 是研究太空天气预报。第四、第五、第六、是以数字地球为工具,研究战术问题,就是数字城市、数字区域、数字海南。因此,数字地球在我们的概念中,应该是以 数字城市和数字区域连起来的数字地球。

有关数字地球的讨论已历时半年,涉及的单位有20多个,所以这是一个科学群体系统思维的一个产物。我们认为,这个项目如果实施,应分这样四个阶段:(1) 系统规划、原型和标准研究;(2)共享平台建设;(3)示范工程;(4)运行系统建设。横穿整个过程的,是人才培养,意识的教育和意识的进化。

纬线、农业、病菌

纬线、农业、病菌

——阅读生物学札记之七
郑也夫

  这是一本奇书。作者戴蒙德主攻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是个反种族主义者,企图从人种之外的原因去认识近代历史中欧洲人的优势。

   戴蒙德在指出人们通常看到的白种人的优势——钢铁、技术、武器、集中统一的政府外,格外强调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因素——细菌。他说,在白种人征服新大陆 时,他们身上的细菌杀死的印第安人远远超过他们的武器。1519年600名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登陆,去征服几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初次交锋他们损兵三分 之二。使他们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是天花。1520年西班牙人传染给对方的天花病杀死了阿帝国的一半人,包括其皇帝。1618年墨西哥的2000万人因传染病 减少到160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缺乏一种细菌可以有效地打击对方。戴蒙德没有将细菌归因于人种,而是认为它们与钢铁、枪炮一同直接或间接地起源于农 业。

  作者认为,粮食生产不是发明的,不是有意识的选择,是某些行为的副产品,是逐步形成的。早期的农民要比采集和狩猎更辛苦,他 们的体质、寿命也都弱于猎人。并且因为声誉的考虑,男人是不愿放弃猎人的身份的。粮食生产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期而至的。人类学家发现,新几内亚的土著在采 集时知道清除地面上的其他植物以增加主要植物日后的产量,在采集生薯蓣时将可食用的根块切下来埋入土中,为日后的采集铺垫基础。由此渐渐地有了混合经济。 以下因素可能导致了采集与种植两种方式的此消彼长。其一,野生植物的减少。反之在野生食物包括鱼类 并未减少的地域,农业不会被选择。其二,驯化植物的 好处在增长。其三,其他技术的发展,如脱粒、储藏,它们为农业的产生无意识地作出了准备。其四,人口密度的增长,它与粮食生产互为因果。以采集狩猎为生、 经常变换营地的母亲只能带一个孩子和很少的随身物品。只有在孩子不成为累赘时,才能生育第二个。而农业种植要求定居,定居导致生育率提高,其生育率高过前 者一倍。选择了种植一定是因为在该地比采集狩猎更具优势,而定居下来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粮食的要求,又反过来强化占有一定优势的生产方式。这就构成了自 催化过程。

  农业考古学家认为,很有可能有9个地区,有把握地说有5个地区——新月沃地、中国、墨西哥中南部、安第斯山脉地区、美 国东部,在古代独立发展起农业。为什么最终欧亚大陆上农业文明蔚为壮观,而非洲、美洲、澳洲不成气候,这是本书讨论的中心。作者当然不认为这是人种差异所 使然。他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他到新几内亚作野外考察,偶然断了粮。陪同的当地人找来一些蘑菇。他担心有毒,当地人愤怒地说,这不是侮辱人吗,我们向 你介绍了几百种树,怎么可能不懂得蘑菇,接着就讲出了当地没有毒的29种蘑菇。作者认为几乎每个民族对自己地区的野生植物都了若指掌。更没有文化保守主义 去约束人们接受一种优良作物。但是各地的生物区系和环境是大不相同的。比如新几内亚,比如美国东部,他们受制于自己地区野生植物品种的短缺。全世界一共有 20万种会开花的野生植物,只有几千种可供人类食用,只有几百种得到或多或少的驯化,而成为主打的十几种食物占了全部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在任何一个地区有 价值的植物要想逃过初民们的眼睛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该地缺乏有价值的植物,将是令人绝望的。

  新月沃地能够成为农业文明的摇篮的一 个优势正是其植物群的丰富。其一,品种繁多。其二,由于气候变化大,促进了一年生植物的演化。该地占有了全世界56种最有价值的野生植物中的32种,包括 小麦、大麦。其三,该地短距离内地形高度上富于变化。这样就错开了植物的成熟期,并演化出适应性很强的植物系列。其四,因为该地没有丰富的水产品,在采集 与狩猎资源短缺遂开始向农业转化时,没有与之竞争的其他生存方式。

  作者所提出的欧亚大陆率先步入农业文明的另一个原因更振聋发 聩。那就是各大洲纬线长度的差距。欧亚大陆的纬线的长度是其他洲的一倍以上。同一纬度往往意味着温度、雨量、昼长、季节变化、疾病等方面的近似。从而造成 驯化成功的植物在传播上的易行。不同纬度上植物的传播则几乎不可能。生物学家发现,同一作物,如果是多次独立从野生植物驯化过来的,它们的染色体的不同排 列会揭示出它们起源的多重性。相反,如果是一次驯化后的传播,染色体会显示出很大的一致性。以这一尺度检查几大洲的农作物,发现新大陆的作物至少是在两个 以上的不同地区独立驯化的,而旧大陆的作物竟是在一个地区驯化的。这雄辩地说明了前者与后者在作物传递上的顺利与挫折。人类的农业在11000年前始于新 月沃地,到公元元年原产于新月沃地的谷物已经贯穿欧亚大陆,甚至从大西洋上的岛国爱尔兰直到太平洋岛国日本。中国早期的粮食生产独立于新月沃地,高大的山 脉曾经阻隔了两地间作物的传递与交流。但是从公元前2000年始彼此的作物已种植在对方的土地上,因为纬度毕竟一致或接近,高山毕竟不是大洋。

  上述两个原因导致了欧亚大陆顺利地被农业文明覆盖,而其它各洲迟迟未能全面进入。一个农民多半打不过一个猎人。但是技术、武器、文人、政府和病菌都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农人的后代与非农人在富裕与权力上的差距就已经是注定的了。

   病菌以后成为了殖民者的锐利武器我们前面已经说到。为什么病菌是产生于农业文明呢﹖人类社会中的传染病大多是从动物的疾病中演化而来的。病菌需要有宿 主,它们在人体外是不能生存的。如果病菌杀死了所有的人,病菌自己也就灭绝了。所以流行病的病菌只能演化并此起彼伏于规模和密度较大的群体中。天花出现在 公元前1600年左右,鳃腺炎出现在公元前400年,麻风病出现在公元前200年。这些传染病是以稠密的人口为其生存基础的,因此它们是在农业造就了定居 和人口的密度与规模后才诞生的。随着人类与流行病菌的长期博弈,基因中缺乏抗体的人死亡了,具有抗体的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成员自然拥有更多的继承了此种 基因的后代,因此最终该群体可以同这种病菌共存且抵抗住它们的袭击。采集和狩猎的小型群体不可能演化出流行病菌,并且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一适者生存的漫 长选择过程,当外部的大群体带着他们身上的病菌到来的时候,小群体将遭遇灭顶之灾。

  病菌当然不是白种人面对土著的惟一优势,惟因少为人道,故作特别介绍。关心技术、武器、文字、政府制度是如何产生于农业文明的读者可以读这部奇书。因篇幅所限,恕不赘述。

  (戴蒙德:《枪炮、细菌与钢铁》,上海译文出版社,27.00元)

趋异与分工

趋异与分工

——阅读生物学札记之六
郑也夫

  生态学的思想在达尔文之前有两派:和谐论和冲突论。达尔文为集大成者。今天全面看待达尔文的思想,他已经不像我们当初认为的那样只是继承了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冲突的思想,达尔文同时还继承了和谐的思想。

  达尔文在其早年时就是林奈的崇拜者。读了林奈的著作后,达尔文对自然界形成这样一种看法:大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大自然里充满着和谐、依 存。比如说一种植物,能靠自己存活吗?不可能的。当它开花时,要借助蜜蜂给它传播花粉;当它结果时,要借助鸟将它的果实传到别处,这样这一植物才能将自己 的后代繁衍、覆盖到地球的每一角落。所以他提出大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成员相互依存。这是他学术上,他整个理论上的第一阶段。

  他的第二个推断认为每一个物种以及每一物种中的每一份子都在大自然占据着一个位子。最初他使用place这个词,以后更多的使用office 这个词,即官场的位子,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官职。每一个物种,物种中的每一份子都要占据这样一个office。我在思考了place和office的差别以 后,我就理解了达尔文为什么要用office。因为office确实比place更合适。一个级别的干部就像一个物种一样,局级干部可以说像食肉类一样; 处级干部就像食草动物一样;再低级的科级干部就像昆虫类一样。不同级别的干部,像不同物种一样,占据的office和place是不一样的,获取的营养是 不一样的。首先是不同的类别要瓜分,完成了这个分割之后,同一类人便开始了持久的位置争夺。有占不到岗的、下岗的,比如都是局级干部有的人就上了岗,有的 人就上不了岗,不得不退休、下岗。局级干部占不了别的级别的位置,占不了部级干部的位置。局级干部和部级干部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不同的office,而同 一个office上的人要为各自的有限的位置去争夺。他提出这样一个位置说,这个位置说并不是什么太新的说词,追述到很远很远的柏拉图就说在大自然中不同 的物种居于不同的位置。但是达尔文和柏拉图截然不同的是柏拉图认为这是上帝裁定的,而达尔文认为是自然选择造成的。

  由此达尔文开始其第三个推论。从第三个步骤来看,达尔文在继承了林奈等人的思想后,确实发生了一个大的转折。因为以后他又获得了另一营养,就 是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学术思想的营养,于是他告别了那种简单天真的和谐思想,将之与冲突的思想,斗争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他继承了马尔萨斯的思想,生下来的比 活下来的多太多了。每个物种为什么要有这么旺盛的生殖力,为什么不存活一个生一个,或存活一个生两个。多一个就罢了,为什么为了存活一个要生十个、百个, 他看到了物种之间,以及物种内部同种之间为争夺位置的激烈冲突。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达尔文很可能在提到自然时无意的使用了office这 个词,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确实可以构成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大自然当中的现象就是产生新的生命体、幼子产生得太多了,要争夺位置。而在人类生活、城市 生活中,出现的是一个与之非常相似的问题,就是我们进入成年的劳动力太多了,就业机会、岗位太少了。在大自然那里是出生的生命太多了,要为生存而奋斗;在 我们这里是产生的新的劳动力太多了,要竞争。达尔文在第三阶段的思想中强调了竞争的积极功能。在这点上特别好和人类做对比,有下岗的人了,有就业大军了, 就有望提高岗位上人的能力。因为你如果不行,人家就会取而代之,下岗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失业大军会推动在岗人员能力的提高。在生物界同样是这样,存活 下来的一定是体质更强健的,经过争夺,体质更强健的生存下来,获得异性,繁殖出后代,导致后代更强壮,更宜于在自然界生存。简单地说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这是达尔文整个思想的第三阶段。

  这还不是他全部的思想。第四阶段的思想在达尔文整个学术研究中,只在他的晚年淡淡地写下了一笔,但这一笔相当重要,可以供生物学史的研究者再 三再四地思索它的意味,并且奇怪为什么达尔文没有把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以至于我们通常都认为他的第三阶段思想是其主要思想。第四阶段是什么呢?它仍然延续 着前面几个阶段的思路,位置少,物种的成员过多,这个冲突怎么解决?一部分人出局,非常残酷的事实,这是第三阶段的思想。而第四阶段达尔文又指出另一种思 路,有的时候可以和平地解决,不需要消灭一部分同类,不需要使一部分同类出局,这是趋异的思路。什么叫作趋异?这是生物学的词汇,面对生物界的一些现象而 产生的词汇。这个词汇如果用社会科学的词汇来做类比的话,非常有助于大家的理解,就是分工,再分工,产生越来越多的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种。如果说工种是 定死的,比如有10个工种,有50个人,一个工种能承受5个人,当这个工种有6个人、7个人时,就一定要有人出局。这时我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让一些人下 岗,在大自然中就是物种中一些成员必须死亡,因为该物种的营养是有限的。除了这一思路外,还有另一思路,实际上在人类进化历史中,这个思路也是一条康庄大 道。这就是趋异。趋异就是从相同走向不同。每个物种中的成员在大自然中占据着彼此雷同的位置,每个位置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老虎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 的;豹子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山羊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因为每个物种在争夺同一种物质,同一种营养。开辟一个新的位置就成为生存的一个思路。这个 新的位置是怎么开辟出来的?达尔文的思想可以对此做出解答。物种有很好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根本的,它由遗传来实现;但在我们承认这一前提下,还须承认物种 的另一个特征,它还有变异,变异非常之微小,但放在时间长河中就会慢慢呈现出来。比如蛾子基本上是浅色的,但不排除千万只蛾子里面有一些蛾子颜色发生变 异,微微发黑、深灰色乃至黑色。这时环境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人类把自然界污染了,工业革命爆发后英国开始有大烟筒,英国的植物都披上黑色的外衣。浅色的 蛾子在黑色背景下暴露得格外触目,鸟类就能非常方便地把浅色的蛾子捉住吃掉。但有幸的是在千万只蛾子中有一些经过变异,颜色比较黑,就能潜伏在黑色背景中 而不被鸟类吃掉。这样经过了一代、三代、五代、十代,所剩下的蛾子通通都是黑色的了,浅色的蛾子没有了。这是达尔文的本质思想,适者生存。为什么变异?根 本原因不是达尔文所能解决的。达尔文以后的一个生物学家蒙德尔提出了为什么变异,那是很复杂的分子遗传学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讲了。但每个物种覆盖的面都非 常大,譬如我们人类,我们的品性有微小差别,我们加在一起覆盖的面更宽,就像蛾子,基本上是浅色的,但是当中要有一些黑色。我们的变异也是非常之宽,当自 然界发生巨变时,我们的一部分适合新的环境,另一部分可能要死掉。既然有这样的变异,就有可能开创出一个新的亚种,新的亚种就有可能找到一个新的位置,即 依赖和获取与父辈不同的新的营养与资源。这点微小的差别使他们获得了生存在没有被其他物种覆盖的真空地带的优势与生理条件。当不断有变异者存活下来时,物 种变分化了。

  这就是达尔文提出却没有充分展开的伟大的趋异思想。

  (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定价:27.5元)

 

反对进步观的达尔文-阅读生物学札记之三



郑也夫

  在近现代人类思想的殿堂中,"进步 观"是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概言之,为之催生的是两支力量。其一,告别中古时代后,人类的社会与文明猛然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缓进变为疾行。这一进程为每个社 会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进步观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其二,与技术和社会演进同步发生的是思想家对意识形态的重塑。培根、笛卡儿、孔多塞、圣西门、孔 德、约翰·穆勒、黑格尔、马克思,从理性、历史、科学,多方面论证了进步的不可阻挡。但是,即使如此,如果没有一支重要思想的加入,进步观的理论基础仍有 欠严整。这一思想就是达尔文主义,准确地说,是被世俗理解的达尔文主义。它排列出了从低等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这样的进化序列,使 得文明与社会的进步从物种的进化那里找到了根源和基础。

  从此,人类的精神开始被"进步观"笼罩。崇尚进步、标榜进步,成为一切党派、学派的口头禅。这之中固然有为自身贴金的意味,但这也恰恰说明几乎一切人都笃信进步乃人间最伟大的事物。人们以为,一切均可变,人类进步之趋势不可变。

  但是人类物质与精神世界继续发生的巨变真的又到了质疑和颠覆"进步观"的时候了。为之催生的仍然是两支力量。其一,二百年来,人类的能力增长 了许多,但是今天的世界远不美好:环境严重污染;二次大战之残酷超过了以往的历史;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古拉格群岛;以及冷战后暴力的升级,直到9.11事件 的发生。率先富裕的西方人早就在质疑社会的"进步"了。欧皮特在其《进步:一个概念的兴衰》中指出:从1972年到1982年,德国信仰进步的人数从 60%下降到28%,不信仰进步的人数从19%上升到46%。人们已经不可能像半个世纪前那样相信一个"新社会"、"新世界"、"新人类"即将来临。相 反,是"危机"和"风险"这样的词汇在频率上超过了"进步"。其二,与此同时,敏感的学者开始了对"进步观"的批判。他们指出:进步观只是历史的、晚近的 产物;很可能只属于一段历史时期;科学的进步与道德的滞后导致手段的滥用;科学很可能成为人类毁灭的工具。但迄今所见的批判,大多并未涉及达尔文主义。而 不涉及这一基础理论不仅不可能对"进步观"作出深刻的再思考,甚至必然陷入概念上的混乱,无法自圆其说。比如,该如何回答处在科学的进步和道德的未进步中 间的人类是否在进步与进化呢?

  生物学家终于出场了,并且一鸣惊人。古尔德在其1977年出版的《自达尔文以来》中提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一直使用和探讨的是"带有饰 变的由来"(desseent with modification)。达尔文否认物种有高级、低级之分,他说:假如一个阿米巴可以很好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像我们适应我们的生活环境一样,谁又 能说我们是高等的生物呢?达尔文几乎独自坚持认为,生物的变化只能导致提高生物更适应所生活的环境,而不导致结构的复杂性。达尔文只是在《物种起源》的最 后才使用了"进化"这个字眼。是因为这个字眼的使用才导致了人们的误解和混乱。顺便提醒读者们注意,生物学家在争论物种是否进化时,核心概念是解剖学上的 复杂与简单,这要比权衡社会进步中的好与坏,明确清晰得多。

  1996年古尔德的著作FULL HOUSE(中译本的名字是《生命的壮阔》,我以为是误译,兼顾书名和书的内容,译为"全局观"似乎更合适。当然英文full house还是一种牌戏的名称,汉译很难兼顾书名的这种韵味)问世,将这一讨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达尔文在一本鼓吹进化论的名著上写下这样的眉批:"千万别说什么更高级、更低级。"在回答同行的信中说:"经过长期思考,我无法不相信,所有 生命都没有天生的进步趋势。"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只能导致物种适应当地的环境,适应局部的环境,这种适应不可能产生全面的进步。特别重要的一个观点是, 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固然可能导致自身解剖上的复杂化,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解剖上的简化。这是反驳"必然进化"的极其重要的子观点。其中的一个例证就是寄生 虫。寄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生存策略选择,而寄生虫的结构显然比其祖先简单。一句话,寄生是适应的,却不是进化的。这一生动的例证使我想到了我们社会中流行 的"寄生"现象:一方面那些腐败者获取了丰厚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的能力在全面退化——腐败是绝对不需要高智力的;他们自己会发问,能够获得利益为什么还 要"进化"呢?另一个更雄辩的例证是细菌。古尔德说,细菌有36亿年的历史,它是整个生命历史中的耐力冠军和主宰者。人类要想撼动细菌的地位,还是无法想 象的事情。甚至人类自身的重量中10%是细菌。人类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而细菌是最简单的。二者中谁的适应性更好呢?人类不能在地下六英里处靠玄武岩和 水为生,也没有能力利用地热,没有能力离开太阳能生存。细菌比人类有更强的适应性。一切抗生素都消灭不了细菌。原子弹可以消灭人类,却根本奈何不了细菌。 所以古尔德说,如果有生存赌博的话,把赌注压在简化上要比压在复杂化上更明智。精致和复杂固然有其一定优势,但其劣势也是巨大的:它由更多的部分组成,因 此就有更多危机的可能。

  如果生命中的复杂不是必然的发展规律,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古尔德提出了"墙与醉汉"的理论。他继承了达尔文的观点,物种在适应环境的变迁 时,既可能将自身复杂化,也可能将自身简化。他的建树是提出,简化这一边有一堵"墙",因为简化不能无限发展,到了细菌这种程度就到头了,不能再简单了。 而复杂这一边没有"墙",可以一直走下去。古尔德作了这样一个比喻:醉汉在路上蹒跚的右边是一堵墙,左边是一条沟。醉汉可能向任何一边迈步,但既无"前 定"的规律也无某个方向上的嗜好。是墙壁制约了他右行,他几度右行撞墙,又几度左行接近水沟,当某一次左行稍远些时就掉进了水沟。醉汉们屡屡掉进水沟,但 左行却不是必然的,不是蓄意的,而是偶然的,是消极的。古尔德进一步以学术语言和图像表述他的理论。

  图1表述的是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图2表述的是"墙"所导致的倾斜性分布,也即简单物种与复杂物种的分布情况。

  由于物种在适应环境时有向两个方向变异的可能,而简单方向上有一堵墙,使物种不能向左伸张,所以在墙的附近屯积了最大数量的简单的物种。这与 现实的生命世界中细菌和昆虫的数量大大高于比之复杂的生物的情况相符合:地球上现存哺乳动物4000种,正式命名的多细胞动物多达100万种。如果生物只 能朝复杂方向变异,则拥有几十亿年历史的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在数量上不应以简单生物为重心。相反,由于生物在每一阶段都有朝着两个方向变异的可能,因此是 无数次偶然地倒向了右边,才产生了人类。走向复杂之路是成几何级数锐减的。人类是跌跌撞撞地走到生物世界中的复杂的巅峰的。说人类更复杂是没有问题的,更 适应却谈不到,甚至不敢在适应性上向细菌夸口。

  这一切显然更符合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屡屡讲述的主题——饰变的由来,而不是进化。那么为什么达尔文要在该书的结尾改用进化一词呢?这将是 生物学历史上永远的谜团。古尔德的猜想是,那个时代"进步观"正甚嚣尘上,达尔文在其著作的最后一页的措辞中向流行的话语妥协了。而这一措辞上的摆动,立 即被斯宾塞这样的狂热的进步观持有者歪曲和发挥。以至最终,进化论成为了达尔文主义的代名词。这其实是绝大的误会。所以古尔德说:"我们还紧抓进步的稻草 不放,因为我们还不准备接受达尔文的革命。只有当我们摧毁了自大的基础,承认了生物进化的不可预测,达尔文的革命才算完成。"

  敏感而执著的读者一定不肯全盘接受上述思想,他们分明看到了人类文化走上了日益精致复杂的不归之路。哪里还有复杂和简单的两条道路?这正是我们想继续讨论的内容。

  其实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在身体上并没有一直不停顿地进化。人类学家认为,我们找不到过去十万年来人类体型和大脑变化的证据。而这在生物的世界中恰恰是正常的,即成功地适应环境后,将发生的正是停滞,而不是持续的变化或曰进化。

  持续变化或曰进化的是人类手中的文化,而不是作为物种的人类自身。一方面,文化不断变异的事实不意味着我们以上对物种的讨论遭受到严酷的挑 战。另一方面,人类是生物世界中的特例。其独一无二性在于,他的大脑的进化(大约在十万年前完成)使他跨越了智能的门坎,并赖此建立起他的文化系统。

  物种与文化是极其不同的。"种"一旦从祖先的谱系中独立出来,就定型了,不再变动。异种之间无法交配和混合。而文化是可以交流和混合的。并且交流恰恰是文化发展的一大促进力。文化通过交流而发生变异。

  物种的变化是通过自然选择获得的。自然选择是靠清除不适应环境的种类,而不是靠主动设计更好的版本,因此更简单的和更复杂的都有可能被拣选。 文化选择则不同。它是人类的主动的、有目的的设计。拉马克的"后天继承性"在解释动物进化中失败了,却歪打正着,可以用来解释文化的继承。因为文化是人类 蓄意的结果,它当然拥有积累性和方向性,其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致。

  这样,我们又返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到的,一些学者从科学与道德的脱节来质疑进步。我的看法是,道德问题实为物种内部的和谐问题;即使抛开道德不 谈,如前所述,在生存中选择了复杂,极有可能增加了风险。发明原子弹的那个时刻意味着,单独一个人就可能消灭全人类的新纪元开始了。今天人类面临的风险之 一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独立地消灭全人类的个体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除此人类还面临很多别样的风险。我的看法是,人类随时可能从地球上消 失。它能走到今天实在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当风险的概率变得非常大的时候,将是防不胜防的。

  除此,在物种与文化的进化关系上还有一个问题应该稍稍提及。就是文化的进化是否将影响人类这个物种体质上的进化。我们前面说过,十万年来尚未 产生看得见的影响。但是这一历史就要终结。一个消极影响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发生在其他物种身上的自然选择——弱者被淘汰出局, 已经不再作用于人类。或许其结果是使人类这个物种更稳定。而一个积极的影响大概就要开始了。那就是以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为代表的对人类自身的研究的深入。 我们前面说过道德问题。人类马上面临的将是最大的惶惑:我们要不要将革命指向人类物种自身。而革命者们几乎一定不会等待着道德争论的终结。其结果将是任何 人都无法预言的。

  (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生命的壮阔》,三联出版社出版)

图1表述的是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


  图2表述的是"墙"所导致的倾斜性分布,也即简单物种与复杂物种的分布情况。

人为什么会没有毛----我的生物学札记之二

闲闲书话』 人为什么会没有毛----我的生物学札记之二

作者:肉唐僧__ 提交日期:2004-6-9 01:12:00
  在现存的193种猴子和无尾猿中,人是唯一没有体毛的。这给人类带来的麻烦,可远远不止花笔大钱去买件貂皮大衣。除了在热带,人们不借助于自制的衣 物,便无法在所处的环境下生存。于是,相比于有着一身漂亮毛发的动物,我们便有了特殊的麻烦:种棉花、种亚麻、织布、染布、做衣服,当然,更要命的还是经 常洗衣服。一定有很重大的原因,才使得人类甘心忍受这一切。那么,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时众说纷纭。
  
  美国动物学家戴斯蒙德.莫瑞斯,写了一本脍炙人口的小书《裸猿》,就可能的原因做了种种探讨,十分有趣。现在,让我们沿着他的思路,来看看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种猜测是:在很久以前,人类为了躲避陆地上的猛兽,曾经长时间生活在浅水区域,靠水生植物和捕鱼为生。于是,这一身增加水中阻力的毛,便脱落了。这种 说法的理由是,人后背的汗毛走向,和猴子不同,是从一侧肩膀走向脊柱的。只有这样的走向,才会减少在水中的阻力,并为在水中游泳的人提供了更大的浮力。不 过,在已发现的所有原始采集聚落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聚落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的。更要命的是——也从汗毛的走向说起——人类上臂的汗毛是向下的,而下 臂的汗毛是向上的,就是说,都指向肘部。这倒和有毛的猴子一样:下雨的时候,用手抱着脑袋,这样的毛发走向,有利于雨水顺着肘部流走。
  
  可见,这个猜测是不成立了。但它让人们更加坚信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类以前是有毛的。
   另一种猜测是:人类刚从树上走到地面上来生活,是穴居的。在巢穴中遭受了严重的寄生虫侵扰。不胜其烦的人类于是褪去了所有的毛,让虱子、臭虫们无处藏 身。这种说法乍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几百种穴居的动物,没有一种采取了和人类相同的办法来解决寄生虫问题。更何况,褪了毛的人类,与有毛的其它动物相比,遭 受皮肤疾病的困扰一点儿也未见减少。寄生虫是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真菌和细菌感染,以及皮肤受伤的机率,却大大增加了。如果你有一条狗,去医院皮肤科看 病的次数一定是你比它多就是了。所以说,这种方法是极不合算的。大自然不会单独让人类去犯如此愚蠢的错误。
  
  至于把褪毛归因于烤火或是散热,那更是不值一驳。在夏季的海滩上,谁都知道穿件衣服要比什么都不穿更能防晒。看看常年身处炎热沙漠中的阿拉伯人的穿着,我们立刻就会明白此种言论的无稽。
  
   另一个说法,则把人的无毛看作是"幼态持续"的结果。这个词,单从字面上便可以理解它的含义,意即把婴幼儿时期的特点保持很长时间。人刚出生的时候,脑 容量只占成年时期的23%。同时,人的生长发育是很慢的,因为他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所以,到13岁左右,才会性成熟。而大脑,还要再过10年才会成熟。 这就使得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保持一种"幼稚状态",从而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让大脑不断学习的机会。这种"幼态持续",导致了人类终其一生,外貌 都像婴幼儿的样子,而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像刚出生的小孩子一样——无毛。
  
  可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到了成熟期之后,体 毛一点儿也没有增多----按说,至少应该比年轻的时候要多长出一些才对。但事实上却正相反:老年人的体毛,反倒要比小孩子的要少些。仔细观察,我们便会 发现,多数小孩子的身上,都有一层细细的绒毛。拿女孩子来说,青春期的时候四肢上往往会有比较重的汗毛。反到是30岁以上,完全成熟之后,肌肤才变得光洁 细腻起来。在各个人种当中,黑人的毛发是最少。但相比于其他人种,黑人即不更聪明,而发育成熟的速度,反倒比其它人种更快些,也就是说,他们的"幼态持 续"期要短一些。由此可见,虽然在生理特性上我们的确存在"幼态持续"这一回事儿,但无法用它来解释我们无毛的原因。
  
  那么,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达尔文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性选择!
  
  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这样写到:" 据我看来,最近乎实情的看法是,人,或基本上是人中间的女人,之所以没有体毛,是为了美观的目的——因为,凡是通过性选择而取得的特征,即使在关系很相近的生物类型之间,也往往可以有超出常度的差别。"
  
  再从大处着眼:我们知道,生物获得一种性状,无非有两条途径:自然选择或是性选择。既然人以前是有毛的,而且毛肯定是有用的。那么,体毛的丧失,便一定是性选择的力量使然。
  
  不过,女人为什么要通过褪毛来引吸男人呢?不错,现在的男人都着迷于女人那细嫩光洁的肌肤。但是设想,当这个过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在一个浑身长满浓密毛发的女人和一个浑身只是长着稀稀拉拉毛发的女人之间,男人为什么就会喜欢后者呢?
  
  答案很简单,且颇有几分好笑——那就是——只有褪了毛之后,我们光洁的皮肤上,才能有"痒痒肉"!
  
   只有四种人不会有痒的感觉:出生不久的小孩、老人、刚射完精的男人和刚经历了性高潮的女人。很明显,这四种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对性没有要求。所以,弗 罗依德是对的。他认为痒,是"力比多"——即性欲——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据此推断,一个孩子从被胳肢后知道笑开始,便有了性欲。
  
   于是,抚摸女人,便会激发她的性欲。当然,这个女人的毛越少,抚摸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越好。相比于一个浑身长满毛而"不解风情"的女人而言,当然是浑身无 毛、一被抚摸就哼哼叽叽地给予男人回应的女人,能够给男人带来更多性乐趣。随着男人的体毛也因为自己母亲的缘故而逐渐脱落之后,他们的身上,也开始有了 "痒痒肉"。如今,男人不但喜欢抚摸,同时,也和女人一样,喜欢被抚摸了。于是,人类便有了一种别的动物所不具备的技能——调情。
  
  调情这一技能,对于增进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其重要性是怎么加以强调也不会过分的。在学会调情之前,男人只是简单而粗俗地需要女人;而在学会调情之后,男人才真正学会了如何精致而细腻地去喜欢一个女人。
  
  男人对女人的海誓山盟、或是各种各样的承诺,绝大部份是在一边调情一边做出的,而不是在心满意足之后。不难理解,促成男人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对女人和孩子的利益,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因体毛丧失而带来的不便,也就算不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