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读后感:《后现代主义:非主流的宿命》
后现代主义:非主流的宿命
——读《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有感
学号: 姓名:
三十多年过去了,后现代主义依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它竭尽全力批判的"现代性"并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焕发出生命力,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诞生自三百多年前的"现代性"——"理性"的威力。而可怜的后现代主义,随着其最初鼓吹者的陆续逝去,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微弱。读完罗斯诺的《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一书,我大概理解了这种思潮非主流的宿命。
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思想界对现代性不断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危机的必然反应,但同时,后现代主义否定一切的偏激态度使得这种反应显得过度了。后现代的非理性的批判态度注定了其可悲的非主流宿命。
一、后现代主义对作者权威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作为知识精英往往在作品中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以为自己掌握着比读者更多的真理,可以教育读者。后现代主义对这种作者的权威不屑一顾,甚至宣称"为了不至给通往文本的道路制造麻烦,作者最好在他完成写作时立刻死亡" [1]。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批判固然有其积极意义,尤其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博客文化的流行,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作者,作者不再是知识精英的特权,作者没必要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来;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却剑走偏锋,居然连作者对作品顺序的安排成了靶子,并且非常绝对地认为:"作者为顺序的安排而提出的任何'理由'都被抹去,不存在让人诚惶诚恐的单独内容。不存在比其他解读更加有根有据的唯一而明确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解读" [2]。毫无疑问,有些文本(尤其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文本)的确可以打乱顺序来阅读,也不至于影响到对其理解,但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之类非常精确的文本,没有人可以脱离前文来理解后文,因为前文定义或者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是理解后文的前提。比如数学这样最精确的知识,如果不按照顺序由浅入深阅读学习,根本是不可理解的。当然,网络超链接技术的发展,的确制造了越来越多非线性单一的阅读顺序,"维基百科"的每一个词条内含了大量的超链接,这些链接将读者引向无穷无尽的新页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安排的顺序的确又不是唯一合法的。所以说,后现代主义尽管偏激,却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的批判。"后现代的观点——不存在真理,一切都是建构——本身就是一个终极性的矛盾。通过做出这一陈述,后现代主义者假定了某个特许的立场。他们坚信他们自己的"不存在真理"的观点是真的。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了真理本身的可能性" [3]。这是后现代主义最荒唐的地方,因为他完全否认了逻辑和因果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导致后现代主义无法自圆其说。科学和民主这两个东西,确实如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那样,不过是人为的建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和民主被当作了圣经中的"天堂",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恰恰由于这两个概念的特殊地位,使得任何现代性的政治力量都要打着科学和民主的旗号来合法化其统治,降低治理成本。于是,很多伪真理伪民主泛滥了。于是,后现代主义似乎抓住了把柄,不放过现代性被滥用或现代性本身的内在逻辑导致的任何一个错误或失误。不可否认,实证主义的办法没有办法达到最后的真理,但实证主义的那一套方法的确是迄今为止最有助于接近真理的工具。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力量的增长带来的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一次次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后现代主义者似乎生在福中不知福,做着浪漫的假设,以为废止理性和科学,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面对瘟疫和自然灾难无能为力才最有利于人类。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的确可以死去了,假如这个世界有超过 30%的人按照后现代主义者的鬼话来生存和思考,那世界还能存在多久呢?
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后现代主义这样偏激和虚无的思潮,但其非理性的主张注定了不可能改变其非主流的处境。在笔者看来,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基本上只限于艺术界,因为艺术界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夸夸其谈更有包容力。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现代主义只会越来越没有市场。现代性的种种问题应该从现代性内部获得解决方案,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应,其本质上,无论概念框架、问题域和表达方式都没有超出现代性的范围,后现代主义不过是基于"理性"力量的现代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将来的历史学家将会轻轻摇一摇头,将后现代主义的嘲弄一笔带过。
[1] 波林﹒玛丽﹒ 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p34。
[2] 波林﹒玛丽﹒ 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p35。
[3] 波林﹒玛丽﹒ 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p134。
下面是forcode读《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记录的一些笔记:
1、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作者死了,读者是决定一切的,一部著作有它自己的生命。(中文版序P2)
2、后现代主义确实提出了某些重大的问题。(前言P1)
3、关涉我们存在和人性的最深层领域的诸多问题正面临着危机,他们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我们如何考虑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渴望,进步究竟有没有意义以及应该如何求的进步,如此等等。后现代主义对因果性、决定论、平等主义、人道主义、自由民主、必然性、客观性、合理性、责任和真理都提出了责难。它对作为未来社会科学之深刻基础的诸多论题提出了异议。(前言P2)
4、作者观点:a、社会科学对于改善人类状况大有可为,b、社会科学还有巨大潜力待挖掘,c、后现代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帮助。(前言P2)
5、元叙述(P5)
6、后现代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民主、女权主义、基督教、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这类元叙述与巫术、炼金术或原始崇拜相差无几,都是建立在不确定的假设之上的,它们预设了所有的问题并提供了先定的答案、逻辑中心、超验。后现代的目标不在于提出一组替代性假说,而在于表明建立任何一种诸如此类的知识基础之不可能性。
7、后现代主义的吸引力广泛而多变,难以一一予以确定。它的部分魔力在于,它的非封闭性和不明确性一下子吸引住了全世界的得意者、失意者和醒悟者。部分地,后现代主义或许是一代人的奢侈品,对他们来说,匮乏似乎已十分遥远。这代人醉心于自由而不是必然,是个人而非群体。这也许能说明后现代主义没有在东欧、中国或俄国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在那些地方,现代性的吸引力仍然是新奇的,与现代性相应的消费社会仍有待于人们去充分体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只有在人们已经习惯于现代性并把它视为理所当然之后才能兴盛起来呢?(P12)(在尚未完成现代性的中国谈论后现代是否为时过早呢?)
8、后现代主义也是绝望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知识分子处境的广泛变化。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术研究着面临的是一个极为萧条的就业市场,许多人找不到工作(Habermas 1986:150)。自身的懦弱无能和安全感的失落,使他们再也无法提供"证据以证明人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普遍正确的事业,是绝对的真善美的事业"(Bauman 1988:221)
9、迷恋后现代主义的人并非均等的分布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研究生和资历较浅的教员比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对后现代主义更感兴趣。
10、反人道主义
11、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消解,无物可以被断定为完全的在场的或不在场的。(P29)(是否指,历史片段发生作用取决于需要,比如武训,可能几百年都不曾有人提起过,但在文革那个特定时期,被反复提及,作为政治斗争的道具而使用,武训存在的历史时期并不因为相对民国时期更遥远而被更少提及。同样,空间上,也许物理上非常接近的两个村庄,因为分属不同国家,村庄中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会经历完全不同的生命历程,空间不只是物理意义的,也是政治意义的。)
12、后现代主义者大多拒绝现代表象。怀疑论者认为,表象在认识论上、方法论上和实质性上都是欺诈性的。他们要求"表象的秩序"的终结,因为表象否认差异并导致封闭。不过,一旦没有了表象,现代社会科学就成了问题,比较分析就不可能了。(P30)
13、后现代主义的主流是悲观怀疑论调的还是乐观肯定论调的?
14、后现代主义如此庞杂和自相矛盾,似乎根本不能称为一个派别,而只能成为一种立场?
15、我们总是喜欢谈论各种有才能的或有天分的作家;其实我们还应该对某些天才的或聪明的读者刮目相看。 米洛拉德-帕维克引自Bruckner 1988:15为了不至给通往文本的道路制造麻烦,作者最好在他完成写作时立刻死亡。 Eco 1983b:7
(P34)
16、作者为顺序的安排而提出的任何"理由"都被抹去,不存在让人诚惶诚恐的单独内容。不存在比其他解读更加有根有据的唯一而明确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解读。(P35)(问题:那么对于那些需要前提知识的数学、物理等文本呢?如果不按照顺序来阅读,根本就看不懂)
17、对作者权威的挑战还是很有意义的,作者没有必要自以为代表真理,盛气凌人地来教育读者。
18、在解释某个文本时,遵从作者的意图可以作为强行注入人们自己见解的一种掩饰(Dworkin 1983b:251,258),这时的现代作者仅仅成为一个权力工具而已。(P39)(马克思这类作家,他们的言论被当权者用作意识形态教化的工具)
19、作者概念只出现于历史特定时刻的某些领域。福柯考察了作者的谱系并且认定在原始人中间不存在作者。原始叙述是唯一地以口头传诵和集体复合为特征的。福柯把著书立说设想成现代资产阶级试图为控制或管理作品而确定责任的一个虚构过程。没有作者的话,那么当有麻烦的文本出现时,惩罚该如何实施,或者法律责任该如何归属呢?(P39)(既然后现代主义宣布了作者的死亡,那么后现代主义对于版权制度是如何看待的呢?如果作者对于文本没有特权,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存在版权制度?)
20、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意义不是由"说者的主观意图和愿望"所传递的,而是"制作它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语言系统"的产物(Jefferson 1982:87)。譬如,结构主义者指出,在作者(教授)得到机构支持的情况下,这些机构实际上"创作"了那些被制造出的文本,因为这些机构确立并控制着著书立说活动的环境(Said 1976:40)(P40)
21、文本自身超拨于个别作者之上,同作者的意图则毫不相干。解读文本"同作者其人毫不相关"。作者所写的东西一般来说不是他意指的东西(Derrida 1976:158)(这种观点我是无法接受的,也许对于那些本身用词不精确的学科是这样,但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精确的自然科学,作者表达的含义是非常清晰的,即使稍有偏差,也会基本反映作者的意图)
22、维基百科的书写方式,每个读者同时也是作者,使得读者与作者的角色混同了,这也有点后现代主义的味道。
23、有时,因果关系被重新界定的极其复杂和相互影响,以至于无法使之分开并对未来的结果做出可行性估算。于是想确定任何特殊的因果关系也就不可能了。这被称为后现代的互为文本关系(intertextuality),从极端的意义上说,它意味着,一事物都是相关于他事物的。因此,对于后现代的社会科学而言,在某个无作者的、完全互为文本的、代理人被省略掉了的世界中,根据现象的来源或起源对诸原因的研究必须中止。因果关系的缺乏导致了一种对实证主义的、或量化的社会科学之可能性的怀疑主义。(P46)
24、对社会科学而言,作者的死亡导致了人类主体的责任的消除。决策者不决策,所以他们对于任何特殊的政策后果(文本)都不负有责任。(P46)(类似于法西斯罪行的责任归属问题。)
25、
后现代个体的概念是后现代主义者为了自圆其说而构造的一个概念。(P77)
后现代主义者就是一帮思想混乱、自相矛盾的愤世嫉俗者,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孤芳自赏,享乐主义,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和反智主义(Agger 1990:11;Hassan 1987:17)",如果让全社会的公民都变成后现代主义者,那这个社会能存在多久就是一个问题。(P80)
后现代个体要求终结必然性、推断性论断、现代合理性、客观的现代科学、以法理学为根据的法律以及屈服于根据规范标准而做出评价的艺术。(P81)
后现代主义对如下观点表示了怀疑:第一、存在着一个实在的、可知的过去,一个关于人类观念、制度或活动之演化进步的记录;第二,历史学家应该是客观的;第三,理性使历史学家们有能力去说明过去;第四,历史的作用在于一代接一代地解释和传递人类文化和知识遗产。(P92)
感受:后现代主义最初是一种愤世嫉俗的发泄,这更多体现在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但在逐渐获得重视之后,逐渐走向更加理性温和的批判,这更多体现在肯定论的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本质就是蔑视权威,赞美边缘化行为、观念和其他一切非主流事物,主张多元化。
很想看一个有关后现代的实例研究,看看这种逻辑混乱的主张能否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无法深入到科学领域?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没有一套能带来科学成就的方法论?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否定因果关系的,一种完全颠倒因果关系的观念是不可能带来科学成就的。所以,后现代主义的价值更多在于反叛和艺术,后现代主义不具有普遍性。
在阅读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屡屡遇到让我愤怒的观点,让我感到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群骗吃骗喝的学术白痴。
后现代主义从很深的层次上反思了一些观念,而这些观念是现代性之所以成立的根基;
社会科学领域概念的不精确性、模糊性、随意性使得社会科学的著作变得难以解读,难以交流;有时候,举例子比下定义是一种更精确的说明方式,所以,中国古代孔子的阐述方法是很有用的。
历史是虚构的,这当然在一定意义上是成立的,人类存在了数百万年,而真正的历史记忆不过数千年,数百万年前到数千年前之间的历史无疑也是丰富而重要的,但受限于人类的能力,那些事件无法被了解;即使在有文字和实物的数千年间的历史,很多真正重要的事件并没有被知晓,我们所知晓的,不过是历史的片段而非全貌。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真理主张只是权力游戏的产物,那些权力游戏受他们为之服务的那些人的利益所操纵。假如情况真是如此,假如真理主张真是非常武断的,那么他们就不配拥有特殊的特权地位或至高无上的权威。(P115)
我比较能赞同后现代主义的真理观:"对怀疑论者来说,真理主张是恐怖主义的一种形式。他们恐吓威胁和煽风点火(Baudrillard 1983c)。据说真理依据自己的存在使那些持有不同意见者沉默了起来。真理主张'替有权者作辩护,使弱者感到自己是错误的和不适当的'(Handler 1988:1036)"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关于真理的各种主张从来也无法独立于语言,真理是一个"话语的效果"(Flax 1990:35)……语言创造并再创造了他自己的世界而没有涉及到现实,那么要确定地说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纯粹是一个人为的符号系统,语言无法担保真理(Flax 1990;Murphy 1988:179)……不存在词语的精确意义,不存在关于某文本的确定解说,简言之,不存在单一的真理(descombes 1980:182)。(P116)
怀疑论者没有建构新理论的渴望,甚至也许是没有建构新理论的能力。他们不打算形成一个关于后现代的理论。任何一个诸如此类的计划都将是矛盾的,因为他需要现代理性和理性思维,而怀疑论者对这两者都予以反对。(P121)
它感到不一定要符合逻辑,不一定调和对立的见解,也没有在两个理论之间进行检验或做出选择的必要,所以,它认可了不一致性和矛盾(Ashley 1989a:271-80)。(P122)
批评家们认为,后现代主义取消了真理和谬误(或理论和胡说)之间的差异,这为虚无主义敞开了大门。"既然不存在真理,那么也就不存在谬误,所有信念都是相等的"(Scholes 1989:56)。……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取消真理是一种积极的解放活动,因为它接受了"复杂性和纷繁性"(Hoy 1989:45)。……德里达认为,真理主张的任何可能性之取消并没有导致虚无主义;相反,它使得极权主义成为不可能,因为极权主义完全依赖于他自己的真理观念,而后现代主义通过否定真理的可能性推翻了它。(P133)
后现代的观点——不存在真理,一切都是建构——本身就是一个终极性的矛盾。通过做出这一陈述,后现代主义者假定了某个特许的立场。他们坚信他们自己的"不存在真理"的观点是真的。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了真理本身的可能性。(P134)
后现代主义者把社会科学知识贬低到故事的地位。(P134)
许多现代社会科学家会同意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社会世界之复杂性的说法。他们会首先承认尽管真理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目标,但他却无可否认的是一个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但是他们将不同意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者的见解,后者坚信这种复杂性是如此的绝对,以至于提出这样的看法:所有的"真理"——无论其荒谬程度如何——都是相等的。(P135)
读完此书三分之二,再来看译者张国清老师的前言,深有感触,解除了我很多的困惑,张国清老师的评论非常中肯和有说服力。forcode-070611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 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标签: 书摘读后感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
格兰仕微波炉报价单 英语六级历年真题听力下载 大陆身份证生成器
東方神起的所有反轉劇!!.[含东方剧场](會繼續更新以後的)(已可覲看)
电视剧《靠近你温暖我》全集下载(BT/迅雷/电驴/剧照)
精彩的洞庭湖人鼠大战(4视频+forcode点评)
一百多个电影字幕下载网站,精心收集整理!
(视频)(CCTV10“走进科学”-科幻之旅专题-克隆人 8.14)
国外BT站点和BT种子搜索站(国外完整bt搜索列表)
============================================================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
《抽水马桶的秘密》读者评论:
(1)你的书很好看,比大刘,王晋康的创意好太多了,努力吧将来出实体书我一定会买的。(2)很有想象力的作者啊!!估计是看了不少科幻小说的人,希望不要浪费你非凡的想象力。 (3) 读者在自己博客或论坛对《抽水马桶的秘密》的评论。(4)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的读者评论(18页,1000条以上)。
《抽水马桶的秘密》相关帖子:
《远程面包机》提纲|| 《进化论危机》提纲大家一起来设计
抽水马桶是外星人的试管|| 读者推荐超一万票
《抽水马桶的秘密》内容简介:
地球哺乳界正在发生的一次大规模跨物种升级,DNA机制并非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决定生命的最终遗传载体,而是类似浏览器这样的转译机制,真正的遗传物质存储在弥漫整个宇宙的光子数据库中,DNA机制实际上是一种设定了进化路径的文明压缩包的解压机制,数十亿年前灭绝的三栖人发明了光子数据库和DNA机制,目的是为了让这个机制最终复活三栖人文明,而人类(裸猿)这一物种在三栖人社会里其实是一种宠物,但是DNA机制似乎出现了点问题,或者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裸猿突然变得太过聪明了,在播撒了始祖菌(DNA种子)的所有星球,进化路径发展到裸猿阶段,并没有继续演化出最后一步:三栖人,而强大的光子数据库一旦意识到DNA进化机制的这个漏洞,立刻关闭了这些星球对光子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这样,这些星球的生态系统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为他们脱离了光子数据库的遗传支持再也无法自然繁殖,只能靠遗传工程来复制现有的基因,或者做些小打小闹的修改,整个宇宙各星球上的基于DNA机制的生态系统都面临崩溃的危险。最终在13世纪,裸猿一族在银河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星系发现了地球这个由于某种原因至今还刚进化到裸猿初级阶段的星球,为了催熟地球的进化速度,外星裸猿文明开始介入地球的发展,为了防止光子数据库察觉到非地球文明的介入并关闭地球的权限,这种介入始终是暗中进行,因为介入方式的分歧,银河系裸猿文明分裂为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的争斗伴随着人类近现代的发展,于是,文艺复兴开始了、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来了,直到今天,地球人类为自己的技术进步而沾沾自喜,丝毫不知道技术迅速发展的真正原因以及潜藏的危机。
============================================================
forcode2003年以前的习作:未来的婚姻、远程面包机
forcode朗诵《蜀道难》||forcode的一百多个科幻构思
奇想录: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和新闻点评|| 订阅“奇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