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中一个有趣的例子:用柬埔寨人来手工输入数字化美国的印刷品
2001年2月,哈根斯坦跟几位麦肯锡同事去金边,他们惊讶地发现,金边有好多网吧及英语补习班,补习完却找不到工作,不然就不是好工作。哈根斯坦成立了一个叫Digital Divide data的机构,在金边设一家小小的打字行,请当地人将美国为了方便存取搜查而想要数字化的印刷品输入电脑。印刷品会先在美国扫进电脑,上网传来金边。先是请印度人帮忙训练两位柬埔寨的经理人。接着雇用第一批二十名的打字员,购进20部电脑,租下每月租金100美元的网络专线。 2001年7月,Digital Divide data开张,第一笔生意就是哈佛的学生报《哈佛深红报》。打字员每天工作6小时,每周 6天,月薪75美元,是柬埔寨最低工资的两倍。
成立4年后,Digital Divide data目前拥有170名员工。除了《哈佛深红报》,生意的最大来源就是非政府组织,他们有许多关于健康、家庭、劳工现状的研究,也都需要数字化。所以第一批员工已经有人离职出去创业了,去帮那些在做研究的非政府组织做资料库设计。他们在职的时候,发现一些非政府组织需要数字化的资料,由于没有先标准化,没办法迅速数字化。这些柬埔寨人就看出,供应链的前端还有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可做,不是打字输入,而是设计标准化的格式。
哈根斯坦说,这些在柬埔寨进行的工作没半个是从美国移去的。这些打字工老早就被包去印度及加勒比海了,如果有剥夺哪里的就业,也是印度及加勒比海。十年前是不可能在柬埔寨做这种事的,近几年才变成可能。